logo
  • 加载中...
中药材大全
紫苏梗
时间:2020年12月04日信息来源:不详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紫苏梗介绍

【别名】
紫苏茎(《雷公炮炙论》),苏梗(《药品化义》),紫苏杆(《湖南药物志》)。
【汉语拼音】
zisugeng
【名称英】
Perillae Caulis。
【成份】
含挥发油,油中主要含紫苏醛、l-柠檬烯、α-蒎烯及β-蒎烯、β-丁香烯、α-香柑油烯及芳樟醇等。还含紫苏酮、异白苏烯酮、白苏烯酮、紫苏烯、精氨酸、枯酸、紫苏苷及亚麻酸等。药理实验表明,具孕激素样作用,与孕酮一样能促进子宫内膜腺体的增长。
【加工采集】
秋未,割取地上部分,除去小枝、叶片及果实,晒干。或在夏末采收苏叶时,切下粗梗晒干。前者称为"老苏梗",后者称为"嫩苏梗"。
【药材鉴别】
老苏梗:呈方柱形,有槽。长0.3~1米,中部直径约0.7~1.3厘米。表面紫棕色或淡棕色。具纵沟及顺纹,上有稀疏的柔毛。分枝对生,或已除去。上部分枝常残留花萼或果实。质硬体轻,断面黄白色,中心有白色疏松的髓,或中空。嫩苏梗:色淡或青绿色,质松,髓部较大。以老而粗壮、外皮紫棕色、分枝少、香气浓者为佳。
产湖北、江苏、河南、四川、广西、山东、广东、浙江、河北、山西等地。

同属植物白苏的茎(白苏梗)在江苏、四川等地与紫苏梗同等使用,并通称为苏梗。参见"白苏梗"条。
【药理作用】
1.孕激素样作用 根据孕酮可以使雌激素激发的动物子宫内膜碳酸酐酶活性增加,并与孕酮剂量成线性关系的效应,在连续3d肌注已烯雌酚的基础上,给子紫苏梗注射液0.1g,0.2g,0.4g和0.6g(生药),腹腔注射,连续4d,其作用与孕酮相似,使小鼠子宫内膜碳酸酐酶的活性剂量相关性显着增加,说明其治疗先流产及安胎的机制也与孕酮相同。此外,紫苏梗也能使小鼠子宫内膜较明显增厚,表明其与孕酮一样,也能促进子宫内膜腺体的增长[1]。2.干扰素诱导作用 以水从回苏叶和梗中提取的干扰素诱导剂,在家兔及兔睥、骨髓和淋巴结细胞悬液的试验中,均证实有干扰素诱导作用[2]。
【炮制】
除去杂质,用水浸泡后,润透,切片,晒干。
【功能主治】
理气,舒郁,止痛,安胎。治气郁,食滞,胸膈痞闷,脘腹疼痛,胎气不和。

①《本草图经》:"宣通风毒。"

②《本草蒙筌》:"下诸气略缓,体稍虚者用宜。"

③《本草通玄》:"能行气安胎。"

④《本草崇原》:"主宽中行气,消饮食,化痰涎。治噎膈反胃,止心腹痛。"

⑤《得配本草》:"疏肝,利肺,理气,和血,解郁,止痛,定嗽,安胎。"
【性味】
辛甘,微温。

①《纲目》:"辛,温,无毒。"

②《药品化义》:"味甘微辛,性微温。"

③《本草崇原》:"气味辛,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
【宜忌】
尚不明确。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归经】
归脾;胃;肺经
【备注】
同属植物白苏的茎(白苏梗)在江苏、四川等地与紫苏梗同等使用,并通称为苏梗。参见"白苏梗"条。
【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0.3~1.5米。茎直立,绿色或紫色,密被长柔毛。单叶对生;叶片卵形至宽卵形;叶柄长3~7厘米。轮伞花序,具2花,排成偏于一侧的总状花序,密被长柔毛;苞片宽卵形或近圆形,外被红褐色腺点;花萼钟状,长约3毫米,结果时增长至12毫米,萼齿5,上唇3齿,下唇2齿;花冠白色至紫红色,喉部斜钟形,冠檐二唇形,上唇先端微凹,下唇3裂;雄蕊4枚,2强,药室2,花丝扁平;子房全4裂,花柱基底着生,先端2浅裂,花盘前方膨大呈指状。小坚果近球形,直径1.5~2毫米,表面灰褐色,有微隆起的暗棕色网状花纹。花期6~8月,果期8~10月。
【临床应用】
用量5~9克,煎汤内服。用治胸膈痞闷、胃脘疼痛、暖气呕吐、胎动不安。
【药用部位】
为唇形科植物皱紫苏、尖紫苏等的茎。植物形态详"紫苏叶"条。
【来自何书】
《本草蒙筌》
上一篇:胡荽
下一篇:决明子
(作者:佚名编辑:补虚药)

我有话说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