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通过技术创新,长期致力于在中国西北地区推进甜高梁产业,在甜高粱培育、储存、发酵以及菌种和酵母系列产品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喜人成果。
甜高梁是非粮食作物,生长耗水量仅为玉米的1/3,亩产可高达5-10t,其茎秆汁液是发酵制造酒精和培养酵母的理想生物质原料。甜高梁的叶子、榨汁后的茎秆渣以及籽粒还是上好的优质饲料。中国西北地区拥有广袤的沙荒地和盐碱地,由于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特别适合种植抗旱耐盐碱的能源作物甜高梁。近10年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利用重离子辐照技术对甜高梁不断进行品种改良,已培育出高产高糖的甜高梁。在此基础上,2007年又培育出了早熟近20d的甜高梁,解决了西北地区由于降霜较早而影响甜高梁生长的难题。
目前中国酒精生产企业约有400家,通常都以粮食作为原料,因此产品成本高、利润低、销路窄,导致80%的企业已经或濒临倒闭,致使大量设备闲置。该所的科技人员通过艰苦攻关和反复试验,解决了甜高梁汁液的长期储存问题,改进了酒精厂闲置的年产3000t的设备并一次试产成功,采用新的液体发酵技术得到了11.6%的酒份,经过进一步连续三塔蒸馏制造出了纯度高于95%的酒精,发酵时间仅为16h。经专家鉴定和品尝,用甜高梁酒精酿造的酒口感很好。用甜高梁取代玉米等粮食作物作为原料生产酒精的新工艺,不仅能节约粮食、降低成本,有力地带动发酵产业、振兴酒精生产行业、而且能推进可再生能源事业和畜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