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菜(Brassica juncea var.integlifolia)原产中国,属于叶用芥菜宽柄芥变种,引入日本后称为“中国野菜”.被育成三池赤缩缅高菜、结球高菜等数个品种。目前.高菜已成为浙江省加工腌制菜出口日本及东南亚的主要品种。加工后的高菜质地鲜嫩,纤维细短,色泽金黄.质脆味香.富含人体所需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宁波地区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引进三池赤缩缅高菜以来,已有670 hm2的种植规模。高菜平均667 m2产鲜菜5 000~6 000 kg,产值在1 500元以上,是本地进行结构调整、发展外向型农业的理想品种之一。
1产地环境
选择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相对集中连片田建立生产基地。产地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T15618-995中有关蔬菜部分二级以上的要求:灌溉水中各项污染物含量和产地空气中二氧化硫、氟化物的含量应分别符合GB5048-92和GB9137-88中的有关要求。
2品种选择
应选择生长势强,耐寒性强,抽苔晚,耐湿性强.抗病性强的品种。根据出口要求,目前在本地种植的高菜品种有三池赤缩缅高菜和柳川大缩缅高菜.以前者居多。种子质量应符合GBl6715.4-1999中的二级以上要求.
3播种育苗
高菜种子细小.生产上均采用育苗移栽。在本地可冬播春收,也可秋播冬收,生产上以冬播春收为主。播种期一般为9月底至10月初.在适期范围内适当迟播可减轻病毒病和冻害,有利于稳产。但播种期不能太迟.否则会缩短年前大田生育期,以小苗越冬不利于高菜春后生长.影响产量。播种期最迟不宜超过10月10日。育苗床宜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土壤团粒结构好、便于起苗带土移栽的沙壤土.且近年来未种植十字花科蔬菜的田块,最好选用水稻田育苗。苗田要平整细匀,每667 m2施三元复合肥15 kg或有机复合肥50 kg。播种前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加40.7%乐斯本800-1 000倍液喷洒苗床,消毒灭菌和杀灭地下害虫。为减少育苗期间杂草危害,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可用70%都尔乳油20 mL加水15kg在播前进行苗床畦面封杀,并浇水湿透苗床,可以确保育苗期间无杂草危害。每667 m:高菜播种量0.5kg,育苗和大田比例为l:20。因用种量少,播种时可掺细土均匀撒播.然后覆盖细土或焦泥灰0.3-0.5 cm。高菜2-3片真叶时及时间苗,苗距5cm.间苗同时拔除杂草。苗高15 am左右具5-6片真叶时定植,苗龄30-35 d(天)。高菜幼苗前期生长缓慢,注意浇水。为防治蚜虫,减少发病.播后应采用30-40目防虫网覆盖,宜采用小拱棚覆盖方式。移栽前3~4 d,揭去防虫网炼苗,同时喷好定身药,可用绿邦98 l000倍、10%一遍净2 000倍液喷雾.提高高菜抗逆力。
4整地施肥
高菜种植忌连作.宜选用前作未种过十字花科蔬菜的大田,前茬应选择早中稻、豆类、蔬菜等土壤肥沃、熟化程度高的田块。菜田需精细翻耕.在定植前7-15 d进行土壤耕作.做成宽2.0m的畦,畦沟宽0.4m、深0.3 m。667 m2施腐熟猪牛栏肥1 500-2 500 kg,钙镁磷肥30-40kg,焦泥灰500-1 000 kg,腐熟人粪尿1 000~1 500 kg,硼砂1.0-1.5 kg作底肥。商品生物有机肥集中施于深7-10 am的定植穴(或定植沟)中。
5适期移栽
高菜定植过早,前期气温高、生长旺,冬季易受冻害而感软腐病等病害;定植过迟,气温低.冬前生长慢.难以形成高产苗架。一般在11月上、中旬移栽,移栽时应在晴天进行.切忌冒雨烂栽,否则栽后难发棵。一般667 m2栽2 600-3 000株,行距40-50 cm,株距40~50cm。土质好、肥力足的田块稍稀,土质差的可种密些。移栽前1 d将苗床浇透水.带土移栽,栽大苗留小苗,淘汰弱苗、高脚苗.栽后及时浇定根水。
6 田间管理
6.1 水肥.
整个生长期管水原则是少雨时防干旱。多雨时防积水.做好三沟(边沟、腰沟、排水沟)配套,保证雨止沟干。施肥以氮肥为主,并适量增施磷、钾肥。高菜是高产蔬菜.需肥量较大.要施足基肥,适时追肥。追肥分2次施用,第1次在12月。每667 m2施复合肥15 kg,第2次在2月下旬至3月初,每667 m2施尿素15 kg、三元复合肥10kg。施用时肥料浓度切勿过大,以防伤叶.影响质量。
6.2 中耕除草
冬前要中耕2次,结合中耕除草培土壅根:2月中下旬要适时中耕.有利于土壤通气和提高地温。
6.3 病虫害防治
高菜秋种春收,病虫害较少。采用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做好病虫害田间调查及预报.适时对症合理用药。减少用药量与用药次数。
6.3.1 农业防治 选抗病、无病虫害种子;适时播种定植,避开病虫发生高峰期:科学管理肥水,深沟高畦栽培.增施有机肥与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合理轮作,及时清除田间病叶与病株.减少田间病源。
6.3.2 药剂防治 高菜生产年前以防虫为主.年后以防病为主。苗期与生长前期可用10%吡虫啉2 5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7-10 d 1次,防治1-2次;猿叶虫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防治:用15%杜邦安打3 700倍液防治小菜蛾、菜青虫等。开春后,如遇温暖湿润气候,要注意防治蜗牛,可用密达诱杀.以防止叶片破损,降低成品率。生长中后期主要有软腐病、病毒病、霜霉病等病害。防治病毒病关键是防治蚜虫。切断传播源,防止苗期带毒。立春以后,随着气温回升和田间湿度增大.应注意防治霜霉病等叶面病害.可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防治。雨水是影响软腐病发生程度的关键因素.3月份雨日多、雨量大的年份软腐病发病重。可在做畦时每667 m。施100kg生石灰或150~200 kg草木灰预防.田间零星发生时可用72%农用链霉素3 000倍液于发病初期连喷2-3次。施药时间应在2月底3月初完成,以防采收时农药残留超标。
7适时采收
3月底至4月初.高菜株高.50-60 cm、薹高10 cm以下为采收适期。过早采收,产量不高;过迟采收,高菜品质变劣。宜在晴好天气上午收割.用刀削平根茎并剔除黄叶,在田间晒2~4 h(小时),让其失去部分水分,以减少机械损伤影响品质。捆扎后送往指定的收购地点。
任锡亮,王毓洪,孟秋峰,周东魁,古斌权(1.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蔬菜研究所 315040;2.浙江省宁波嘉谊食品有限公司 315194)
中国瓜菜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