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性强单性结实性能的鲜食黄瓜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商品性好等特点,随即在欧洲一些国家的温室中推广种植,并取得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皮特逊首次将赤霉素用于黄瓜雌性系诱雄后,以黄瓜雌性系为母本配制的一代杂种,在美国、日本、荷兰等国迅速发展。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黄瓜雌性系方面研究的;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引进该种类型的黄瓜,但实际推广面积很小;近几年虽然雌性系黄瓜的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但对其遗传规律的研究较少。本世纪初,我国开始从国外引进全雌系黄瓜的种子生产订单,以自交种为主,逐步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种子生产雄花诱导技术体系,具体发展历程和方法如下。
第一个阶段采用赤霉素诱雄法:赤霉素喷洒黄瓜叶面,能阻止雌蕊原基发育,促进雄花形成。在苗期2-4片真叶时,用1000 -2000 mg/L的赤霉素(GA3)溶液喷生长点及叶面1-2次,每次间隔5d。定值时按行比1:3定植。为保证花期相遇,喷赤霉素的植株提前播种1-2周。开花前将未喷药行中的有雄杂株拔出干净,开花后昆虫传粉或人工辅助授粉,每株留2-3条瓜,成熟后混合收获留种。
第二个阶段采用硝酸银诱雄法:在雌性系群中有1/3植株长出4-5片叶,将出现雄花的植株拨杂,对纯雌性株喷200 -400 mg/L的硝酸银药液,隔5d再喷一次,喷药后植株出现雄花,任其自由授粉。硝酸银处理后的雄花出现早,植株基部盲节少。
第三个阶段采用硝酸银和硫代硫酸钠混合的诱雄法:这个诱雄组合物的有效成分是由不少于99.8%的硝酸银(分析纯)180~ 350 mg/L和有效成分不少于99.0%的硫代硫酸钠(分析纯)1980—3850 mg/L混合液组成。混合液中硝酸银与硫代硫酸钠的质量比为hll,诱雄处理是在黄瓜幼苗2叶1心即第二片真叶平展后直径为2—4 cm。
由于全雌系黄瓜在第一、第二阶段诱雄处理的药剂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较大,处理效果不太理想,目前常用硝酸银和硫代硫酸钠混合的诱雄法,下面就此方法的具体应用进行阐述。
1使用药品及水
AgNO,(硝酸银,分析纯)、Na2S:o,"5H20(硫代硫酸钠.分析纯)和H20(矿物质含量较低的水)。
2使用方法2.1喷药时间第一次:在开始出现第二片真叶时(即一大一小),用药量为500PPM;第二次:第三片叶,用药量为500PPM;第三次:第六片叶到第十片叶,用药量为750PPM;第四次:第八片叶到第十片叶,用药量为750PPM;第五次:第十四片至第十六片叶,用药量为1000PPM;以后每七天喷药一次,一直持续到授粉结束,用药量为1000PPM。
一般在小植株的时候用药浓度较小,用药量为500PPM,随着植株逐渐长大,用药量逐渐加大,用药量为750 -1000PPM,喷药时间宜选择在傍晚进行,用喷雾器或小喷壶
绾?
全株喷雾。
2.2配制溶液的用药量
250PPM: AgN03(0.25g)+ Na2S203(3.0g)+ H20(1000g)=1:12:4000
500PPM: AgN03(0.5g)+ Na2S203(6.0g)+ H20(1000g)=l:12:2000
750PPM: AgN03(0.75g)+ Na2S203(9.0g)+ H20(1000g)=l:12:1333
1000PPM: AgN03 (1.0g)+ Na2S203 (12.0g)+ H20(1000g)=l:12:1000
2.3溶液配制方案
在配制溶液时首先将所用的量杯及搅拌用具用清水洗干净,根据浓度要求先将适量的AgN03放入量杯加入少许水完全溶解,再将适量的Na2S203放人另一个量杯并加入少许水完全溶解,然后将以上两种溶液加在一起,混合均匀并将剩余的水也加入其中,不停的搅动直到溶液完全均匀为止,配成的溶液应为无色透明,不可有任何沉淀出现,若出现沉淀,即为配制失败,需重新配制。
3注意事项
由于AgN03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性,所以应使用含矿物质很低的水来溶解配制,配成的溶液应为无色透明,不可有任何沉淀出现。
AgN03为重金属盐类,使用中应注意安全,避免造成中毒,经过诱雄植株上的果实及植株残体均不可饲用或食用。
一般事先从亲本种子中按10:1。15:1的比例分取少量种子提前25 d种植,2叶1心时进行诱导,由于AgN03溶液见光易分解,因此在傍晚太阳已经落山后喷施;若喷施后出现萎蔫,应及时遮阴。
各基地应派专人负责,对所生产的所有全雌系品种进行定期喷药处理并做好详细的记录,填表上报基地办公室。4诱雄效果
黄瓜催雄利用黄瓜具有雌性系的性型,通过对黄瓜在花芽分化时期,硫代硫酸钠和硝酸银配制的溶液可抑制黄瓜雌花原基的发育,促进雄花的形成,使原本在花芽分化后应该发育成雌花的节位转变为雄花。经过喷药处理后的黄瓜纯雌性植株雄花出现早,且植株盲节少,黄瓜人工催雄主要用于繁殖保纯和人工杂交制种。本处理能使黄瓜雌性系品种的雄花分化率达85% - 95%。
屈长荣,马亚兰(甘肃省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甘肃酒泉735000)
48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