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加载中...
新闻频道
国际马铃薯种业现状及发展综述——国际马铃薯种业发展趋势分析
时间:2015年06月21日信息来源:不详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1  国际马铃薯种业技术应用和发展概述

马铃薯是世界第三大粮食作物,排名仅次于水稻和小麦;同时马铃薯还是世界上最大的非谷物类食品。全球马铃薯种植面积大约1 900万hm2,年产马铃薯鲜薯约3.3亿t。    

马铃薯适应性强、分布广,适于在亚热带和热带国家和地区广泛种植,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马铃薯作为经济作物来种植,并具有其他作物难以比拟的经济效益。在欧洲和北美,马铃薯是基本的淀粉作物,而在其他地方,马铃薯往往作为蔬菜种植。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一大马铃薯生产国,中国和印度的马铃薯产量已经占到世界总产量的1/3。    荷兰是全球第一马铃薯种薯出口大国,荷兰种薯出口量超过了其他国家出口量的总和,这些成就与其成熟的生产技术,健全的种薯检测、认证体系密切相关。同时得益于如下几个重要方面:(1)适应广泛的新品种。荷兰育成的品种适应了世界各地不同的环境条件和生产需求。因此,其生产的种薯出口到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2)适应不同消费需求的新品种。荷兰育成的品种满足了加工、鲜食等不同消费市场的需求,因此,其生产的种薯在全球具有强劲的市场竞争力;(3)品种保护法的驱动。优良品种是马铃薯种业发展的基础,品种保护法的实施为造就一流的育种家团队和保持育种工作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使育种融资渠道得到进一步的扩展,使新品种选育与市场需求密切结合,市场需求进一步推动新品种选育的不断创新;(4)成熟的种薯生产技术和精良的设备。成熟的生产技术和先进的生产设备为种薯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进行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有效质量保证;(5)高度集中的生产模式和生产准入机制确保了种薯生产技术和质量监督管理措施得以准确到位。种薯检测和检验监督制度为高质量的种薯生产和质量定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机制,使种薯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均得到统一有效的管理;(6)种薯质量认证制度及其市场准入机制使优质种薯普及率得以全面覆盖马铃薯产区,同时有效解决了种薯的质量纠纷;(7)“教学一科研一推广”体系。“教学一科研一推广”体系与农民紧密结合,这种体系使得荷兰的马铃薯生产问题第一时间得以发现,并迅速解决。

2  中国马铃薯种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纵观国际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的全局,与国际马铃薯种业发展先进国家对比,我国作为世界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国,马铃薯种业发展存在如下几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1)面向市场,确立适应不同生态条件下生产需求和不同消费市场需求的育种目标,育成一批具有强劲市场竞争能力的品种;(2)制定马铃薯品种保护法,通过产学研联合机制扩展育种融资渠道,实现品种选育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保护知识产权、提升育种家驱动力和创造力;(3)通过重组并购等资本运营途径,建立“育、繁、推”一体化的马铃薯种业龙头企业,实现马铃薯种业生产技术高度集中、生产基地高度集中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有效提高种薯生产质量;(4)建立马铃薯种薯生产质量检测监督制度,确立种薯检验定级标准,建立公益性或融资渠道多元化的种薯质量检测监督机构和区域观察站,在生产中各环节开展质量监督检验确保种薯质量;(5)建立马铃薯种薯质量合格证认证制度和市场准人制度,同时,设立国家或区域检测认证机构,使进入市场的种薯均为高质量的合格种薯,同时保护种薯使用者权益,解决种薯生产经营企业在解决质量纠纷中的困扰;(6)建立全国性的马铃薯品种和脱毒基础种苗鉴定、保存、繁育、供种中心,向全国有资质的种薯生产企业提供品种可靠、质量保证的原始种苗;彻底解决目前我国存在的品种混乱、品种真实性难以鉴定、脱毒质量难以保证的局面。同时,在我国马铃薯主要生产省份建立区域基础种苗鉴定保存分中心。

3  国际种业发展趋势分析

    在发达国家,种子产业最明显的特点是育种研究、种子生产与营销供应的国际化趋势,经过多年的竞争和不断并购重组,国际种子行业已经形成了高度集中的寡头垄断的格局,集“育、繁、销”于一体的跨国种业集团公司,对国际种子市场的垄断趋势越来越明显。美国的种业公司面向国外大力扩展,而欧洲一些跨国种业公司也开始进军美国种子市场。国际种业发展主要有下列几个明显趋势。

3.1  国际种子行业高度集中趋势

    在国际上,由于种子产业本身巨大的经济效益及其对农业发展的特殊战略意义,世界各国都把种子产业放在突出的位置,并以种子产业的发展推动农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各大跨国公司也纷纷调整战略,大肆兼并种子公司,向种子产业进军。通过不断的并购重组,种子产业向规模化、集团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种子企业的发展方向。最引人注目的是以农业化学和食品为主业的孟山都(Monsanto)公司,斥资近百亿美元收购了以培育玉米、大豆种子为主业的迪卡( Dekalb)公司,重组岱字棉公司、嘉吉( Cargill)公司和阿斯尧(Asgrow)公司,还收购了霍登(Holden)公司。2000年3月,孟山都公司与法玛西亚和厄普约翰公司以300亿美元交易合并,组建世界最大的法玛西亚高科技产业集团。另一项大的并购行动是杜邦(Drpont)生物化学公司,通过购买15%的股份,兼并了先锋(Pioneer)国际良种公司,组建了优谷公司(Optimum Quality Grains)。总部设在瑞士的吉巴(Ciba)化工公司与山度土(Sandoz)公司合并,先后收购了美国NK公司、罗克斯公司、汉城种苗公司,打出诺华( Novartis)种业品牌,世纪之初又将其农业技术部门与阿斯特拉捷尼康(AstraZeneca)农药公司联手,创建先正达(Syngenta)农业有限公司,号称世界第三大种业大亨,业务遍及100多个国家。法国最大的种子公司利玛格兰公司先后并购重组了蔬菜、花卉、甜菜等五家种子公司,成为欧洲最大的种子公司之一。法国两家种子公司的销售占全国的50%,圣尼斯公司拥有世界蔬菜种子市场的26%。世界种子市场呈现高度集中的竞争格局,我国种子产业开放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通过企业间整合以及与国外先进种业公司合作,也在打造优秀龙头企业,提高市场集中度。

    在马铃薯种薯产业领域,许多马铃薯种薯生产大国,脱毒种薯生产不仅已形成专业化的各级种薯专业生产农场,而且已形成法律化的良种繁育制度,并由众多的专业化农场组成大型的马铃薯种薯公司,这些公司集新品种选育、种薯繁育和市场营销为一体,如荷兰的Hettema种薯公司,其种薯播种面积4 500 hm2,此外,Agrico公司、Meijer公司等大型马铃薯种薯公司也均为育繁销一体化的大型种薯企业,因此,一些国家的生产用马铃薯主要依赖大型种业公司供应,一般的小型农场种薯播种面积约60 hm2左右,也均纳入大型种业公司及相关组织。马铃薯种薯产业的高度集中对高新技术的应用和种薯质量的提升以及推动马铃薯生产水平的发展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3.2生物技术发展成为种子行业竞争的焦点

    在种子行业发展中,生物技术正创造着农业革命的未来,越来越成为种子行业竞争的焦点,尤其是农业生物技术中的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等,已成为当今国际种子企业巨头之间高科技竞争的制高点。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展的适应不同生态条件下种植需求和市场消费需求的新品种选育研究,也逐步成为马铃薯种薯企业掌控市场的重要手段。

    控制种子产业链的源头优势。在世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下,大公司欲获取其他种子企业的优良品种的许可成本太高时或各公司的专利存在重叠和冲突问题,兼并本国和其他国家的种子企业,整合其品种资源,以免受到各国不同的知识产权条款的限制,使得新品种权更加集中。种业巨头掌握着大部分受保护的新品种,拥有高价值的无形资产,控制着种子产业链条的源头优势。

3.3  种子管理及检测监督发展趋势

    种子质量和种子管理制度是国际种子行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国际上种业发达的国家均制定了严格的种子质量检测监督制度,为种业的快速发展和占领国际市场提供了有效的发展环境。

3.3.1  种子认证制度及质量检测

    美国的种子认证工作是由各州自己负责的。种子认证工作由州作物改良协会负责,每个州都有自己详细的种子认证操作手册。他们主要认证大田、蔬菜、树种种子。认证工作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种子遗传纯度及种子质量。有关认证人员都严格按照操作手册上的有关条款进行认证工作。认证工作结束后,每批认证种子都要挂标签。

    全美国认证种子标签的颜色都是统一的。包括:基础种子(白色)、注册种子(紫色)、认证种子(蓝色)。依阿华州每年认证的三大类种子(大田、蔬菜、树种种子)加起来共发放300万~400万个标签。每个州标签上的内容都是不完全相同的,主要区别在于危害杂草种类。紫色标签主要用于常规种,白、蓝标签主要用于杂交种。

3.3.2种子检验技术应用

    在美国各大种子公司的种子质量控制及检测上,常规种子检验技术仍占主导地位。+如先锋种子公司仍然使用琼脂糖同工酶电泳技术对玉米种子纯度进行检测,以控制由于不能控制的因素如气候等条件引起的品种纯度问题。

    种子活力检测在各种子公司室内检测指标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每批要销售的种子都要通过抗逆性检测(低温胁迫和加速老化)以判定种子的活力。目前,在美国推广应用的活力检测方法主要有低温冷冻处理法、人工老化法、低温冷冻加人工老化法;通过对种子发芽到一定时间的种子幼苗根部和根部以上部分进行扫描,再对扫描结果进行计算机数据处理,进而判定种子活力的方法。

    种子健康检测。在美国,植物检疫和种子健康检测是设在同一个实验室。该实验室即承担州政府的植物检疫任务,又承担种子中心内部的种子健康检测任务,使用的检测方法和程序也相同。有时在检测上执行的是双重任务,既是植物检疫的对象,又是种子健康检测的内容。

3.3.3转基因作物种子检测

    随着转基因作物的推广应用,美国科研和检验部门研究、摸索出了许多有效的方法,运用于生产实践。如对大豆的耐除草剂基因的检测,是将大豆种子在用除草剂浸泡一定时间后(48 h),进行发芽试验,将结果与未经浸泡的种子发芽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看其发芽是否正常,从而得知该批大豆种子是否是转基因大豆。也有生物技术公司利用酶联反应或抗性(耐性)原理研究出试剂盒,直接用于转基因种子检测,从而达到了快速检测转基因作物种子的目的。

3.4,美国现代种子产业的特点

3.4.1  管理法制化

    美国种子管理法制健全,依据《联邦种子法》颁布了《种子检验规程》、《种子签证规程》和《植物品种保护法》,使整个种子管理工作程序化、规范化。从育种、原原种、原种到良种的生产质量控制、销售等都有法规条款以及违法处罚办法。国家对育种和种子行业管理有一套官方、半官方和民间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例如品种试验、种子质量控制、商品种子签证乃至种子价格的协调,都是由政府委托农业院校、科研单位、行业协会、种子公司办理。管理集中,人员精干,照章办事,统一规范,各司其职。

3.4.2生产现代化

    一是种子加工成龙配套。从种子收获、脱粒、烘干、精选、分级、包衣、过磅、装袋、封口、标签、打印全部自动化,电脑控制。现代化种子库可以自动调节温湿条件,库内不同作物、不同品种、不同包装的种子摆放、打垛、调运,整齐有序,科学运行。种子包装质量考究,商标及标签规范,给人以充分信任感。

    二是专业化程度高。种子公司都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和知名品牌。3.4.3  贸易自由化

    美国的种子贸易自由,政府没有任何指令性供种计划。国际种子贸易有两个组织,一个是美国官方种子认证协会(AOSCA),另一个是世界经济与发展组织(0ECD)。这两个组织每年召开一次年会,凡成员国种子公司都要参加,共同制定一系列有关种子贸易、质量标准等方面的规定。各公司生产经营的品种、数量完全取决于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因此公司特别重视市场预测。一些大的跨国种业公司,均建立精密的电脑信息网络。像先锋、迪卡、皮托等专业性公司,还对社会中长期食物结构、食品需求进行预测研究,以确定育种目标,增强未来市场的竞争力。

3.4.4质量标准化

    政府及公司都把种子质量放在首位。质量控制机构设在联邦政府或州政府(有的设在州立农业学院),也可以是农业部官方参加的协会组织,还可以是公司或私人负责的机构,但这些机构须经过官方认可。健全的种子质量控制和检验体系,出具的检验报告具有权威性和法律效力。大公司拥有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质检人员和精良、实用、高效的检验设备及操作规程。检验过程高度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检验样本、检验资料、数据计算、检验报告全部由电脑控制。公司出售的种子经过分级、包衣或丸粒化,然后根据不同播种量的需要甚至根据不同播种机具的要求,以不同规格、不同材料进行精制包装。包装袋(罐)标志详细清晰,注明品种名称、净重、批号、每磅粒数、发芽率、纯度、净度、活力等指标,并附有种子质量保证书。

3.4.5育繁销一体化

    美国的育种机构分两种:一是私人育种公司;二是公立育种机构。私人育种公司发源于20世纪初期,美国的新品种90%由私人育种公司培育。公立育种机构主要是美国农业部所属研究机构及实验站、州立大学(州立实验站),同时负责种质资源的搜集和育种基础研究。无论哪一种育种途径育出的品种,推广速度都比较快。公立育种机构或私人育种公司培育的新品种,一般都是由各育种机构自己评审和发放,不经过官方品种审定,但自律评审制度非常严格。在严格制度制约下,新品种的选育目的性很强,转向生产开发的速度也很快。种子公司推出新品种特别重视售后服务,经常派专人进行田间技术指导。

3.4.6  产区规划加速行业集中和龙头崛起

    位于优势产区的企业具有诸多无法转移和复制的优势:一是自然生态资源条件好;二是生产规模大,能够集中连片生产,农产品商品率较高,区域内商品总量在全国占有重要份额;三是市场区位优,市场目标明确,流通渠道畅通,运销便捷,对产业发展带动力强;四是产业化基础强,科研、生产、人才、技术、市场等方面基础条件较好,有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具备创建农产品知名品牌的基础。

    国家对优势产区有一些政策扶持,包括增加对优势产区的基础设施的投资,实施费用补贴、税费减免以及设立专项资金扶持相关产业等,同时,政府将对产区内的龙头公司进行重点扶持,这将给产区内的相关公司的业绩带来实实在在的提高。再次,国家对优势产区的扶持,有利于提高行业集中度,客观上有催生龙头企业的可能性。

  ,外国种子企业最大的优势恰恰是制约我国种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如果说外企的严重威胁是外部因素,那么,我国种业发展机制不适宜,经营模式不适应则是制约我国种业发展的内部核心因素。国内种子企业“散、小、弱”,数量众多,却实力不强;缺乏科研实力,导致核心竞争力的缺失。种子科研力量、人才集中在高校,生产和销售却需要企业,二者之间联系不紧密,如何能够做到满足市场需求以及与外企竞争。

    外部的激烈竞争,内部的自身矛盾,让我国种业发展举步维艰,挑战性不言自明。我国种业市场份额大概在600亿元左右,未来还会持续增长,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种子企业将会迎来财政、税收、补贴等各方面的优惠政策,机遇十分明显。

    我国种业发展挑战大于机遇是现实情况,仅凭国家政策等方面的支持难以改变种业遇到的威胁和挑战,关键还在于改革、完善种业当前的机制和经营模式。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核心,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实现“育繁推”一体化,让商业化育种机制和模式深入到种业发展,实现规模化研究、专业化分工、集约化运行。

3.5  国际马铃薯种薯市场及脱毒种薯应用概况

    马铃薯品质的好坏和产量高低关键在种薯。因此,马铃薯种薯繁育在马铃薯产业链中占有重要地位。荷兰是马铃薯的生产和贸易大国,马铃薯生产面积16万hm2,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种薯生产和出口大国,该国非常重视种薯的生产,种薯生产占种植面积的37.5%,种薯单产达到30—35 t/hmz,所种植种薯的75%用于出口。近年来荷兰的马铃薯种薯出口量大约是70万t。

    在种薯合格证认证的国家,只有经检测认证的种薯才能进入市场销售,因此,这些国家的脱毒种薯覆盖度达到100%,而在没有合格证认证的国家,各国马铃薯科研、种薯生产和推广应用的基础不同,种薯应用情况和优质种薯覆盖度差异很大。我国马铃薯种薯因没有合格证认证制度,种薯生产虽有检测标准,但质量监督体系不健全,致使市场上销售的种薯质量没有保证,从而降低了在国际和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当前,亟须制定和施行一个统一的种薯质量监督制度,未经检测或不合格的马铃薯不能作种薯出售,并逐步建立起一个种薯检测和质量管理中心,以使我国的马铃薯种薯生产尽快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李文刚1'2,曹春梅1,刘富强2,郭景山1,、李树生2,杨钦忠1,王晓娇1,韩志刚1,逯春杏1,周艳波1,白嗣鲜2

(1.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2.内蒙古马铃薯繁育中心)

 

(作者:佚名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