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加载中...
中药材大全
蛏肉
时间:2020年11月28日信息来源:不详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蛏肉介绍

【别名】
蛏肠(《纲目》)。
【汉语拼音】
chengrou
【成份】
每100克含水分88克,蛋白质7.2克,脂肪1.1克,碳水化物2.4克,灰分1.3克;钙133毫克,磷114毫克,铁22.7毫克;又每公斤蛏干含碘1900微克。
【加工采集】
全年可以捕捉;捕得后,剥去外壳,洗净,鲜用或晒制为蛏干。
【功能主治】
补阴,清热,除烦。治产后虚损,烦热口渴,湿热水肿,痢疾。

①《嘉祐本草》:"补虚,主冷痢。煮食之,主妇人产后虚损,胸中邪热烦闷气。"

②《本草从新》:"补阴,主热痢。"

③《医林纂要》:"解渴醒酒,除烦去热。""干食,补心滋阴。"

④《泉州本草》:"清热解毒,利小便,消水肿,退胸中邪热。主治湿热水肿,中暑血痢。"
【性味】
甘咸,寒。

①《本经逢原》:"甘,平,无毒。"

②《本草从新》:"甘咸,寒。"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
【宜忌】
①孟诜:"天行病后不可食。"

②《医林纂要》:"生食,大寒,令人泻。"
【归经】
心;肝;肾经
【植物形态】
缢蛏,贝壳长圆柱形,薄而脆,几半透明,一般壳长40-85mm,高约为长的1/3,宽为长的1/5-1/4。壳顶略靠背缘前端,约壳长的1/3处。背腹缘近平行,前后端稍圆,两壳关闭时前端开口。于壳顶稍后有棕黑色的纺锤状韧带,短而突出。自壳顶起斜向腹缘的中央部有一条凹沟,故名缢蛏。壳表被有一层黄绿色壳皮,顶部壳皮常脱落而呈白色。生长线明显。壳内面白色,壳顶下面有与壳表斜沟相应的隆起。铰合部小,左壳具3枚主齿,中央1枚较强大,分叉;右壳具2枚主齿,前面1枚与壳面垂直,后面1枚向后倾斜。外套痕显着,外套窦宽、深,前端呈圆形。闭壳肌痕三角形,前痕较小;后痕较大。足部发达,两侧扁,呈斧状,尖端平,形成一椭圆形的跖面。水管2条,长而分开,末端均有触手。
生境分布:喜栖息于盐度较低的河口附近或有少量淡水流入的内湾,埋栖于中、低潮区软泥沙滩,一般潜入深度为100-200mm。主要以硅藻为食料。雌雄异体,繁殖期为8-11月。资源分布: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浙江、福建等地已人工养殖。
【药用部位】
为竹蛏科动物缢蛏的肉。
【来自何书】
《食疗本草》
上一篇:沙前胡
下一篇:马牙七
(作者:佚名编辑:清热药)

我有话说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