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冬介绍
含麦冬皂甙A、B、B’、C、C’、D、D’(ophiopogoninA,B,B’,C,C’、D,D’)、麦冬酮A、B(ophiopogononeA,B)、甲基麦冬黄酮A、B(methy-lophiopogononeA,B)、二氢麦冬黄酮A、B(ophiopogonanoneA,B)等。
夏季采挖,反复暴晒、堆置,至七八成干,去须根,干燥。
性状鉴别 块根呈纺锤形或长圆形,两端略尖,中部充实或略收缩,长1.5~3cm,直径0.3~0.6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不规则的纵皱纹。质较柔韧,易折断。折断面黄白色,角质样,中柱细小。气微香,味微甜。以个肥大、黄白色者为佳。显微鉴别 块根横切面 表皮为1列方形薄壁细胞;根被细胞为3~5列,壁木化。皮层占根的大部分,约20余列薄壁细胞,有的细胞中含黏液质及针晶束,针晶长20~50~88μm。内皮层外侧为1列石细胞,其内壁及侧壁增厚,纹孔细密;内皮层细胞的壁均匀增厚,木化,有通道细胞。中柱甚小,中柱鞘为1~2列薄壁细胞。辐射型维管束,韧皮部束16~22个,位于木质部束的弧角处;木质部束由木化组织连结成环层,髓小。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麦冬总氨基酸0.5ml/10g腹腔注射给于小鼠30分钟后,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30mg/kg,观察翻正反射消失动物数。结果麦冬总氨基酸有明显的协同中枢抑制药作用(P<0.05),而麦冬总皂甙及总糖对阈下催眠剂量的戊巴比妥钠作用无明显影响。15%麦冬须制剂10ml/kg灌胃能抑制注射松节油2.0ml/kg的家兔的发热(P<0.01),但发热后用药则无抑制作用。麦冬煎剂有镇静作用,亦能加强氯丙嗪的镇静作用,增强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拮抗咖啡因的兴奋作用,能推迟回苏灵引起的抽搐,强直性惊厥及死亡发生的时间,但不能使动物免于死亡。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2.1.对离体蜍蟾心脏心功能的影响:用八木-Hartung法离体蟾蜍心脏灌流证明;麦冬总皂甙I(粗提物)加强心肌收缩力作用最强,而总皂甙Ⅱ(较纯物)作用不及总皂甙Ⅰ,一般在心肌收缩力增强的同时伴有心输出量的增加。大剂量的总皂甙Ⅰ、Ⅱ及总糖对心脏均产生抑制,可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房室传导阻滞、甚至停傅。总皂甙Ⅰ、Ⅱ、总糖、总氨基酸对心率一般稍减慢或不变,均无明显影响。
2.2.对离体豚鼠心脏心肌收缩振幅的影响:用Langendorff法豚鼠离体心脏灌流表明,麦冬总皂甙及总氨基酸小剂量均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冠脉流量增加,大剂量则抑制心肌,减少冠脉流量,但两者对心率无影响。
2.3.抗心律失常作用及其电生理特性:麦冬总皂甙10mg/kg静脉注射可有效地预防或对抗由CHCL3-Adr,BaCl2,Aco所诱发的心律失常,并使结扎犬冠状动脉24h后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由87±
2.4.对实验性心肌梗塞时环核苷酸代谢的影响:用新西兰兔麻醉后结扎冠脉前降支,造成急性实验性心肌梗塞,经耳静脉注射麦冬注射液15ml(相当生药15g)。然后与对照组一起在术后即刻、术后15、30、60分钟,直接心脏穿刺采血,测定血浆cAMP和cGMP。结果术后15分钟,对照组cAMP、cGMP继续升高,麦冬组呈下降趋势(P<0.05),术后30分钟麦冬组仍低于对照组(P<0.02),术后60分钟恢复至术前水平。血浆cAMP/cGMP比值变化:术前两组无显著性差异,术后即刻两组比值均下降;对照组在术后15、30分钟,继续下降分别为4.6±1.61;4.57±2.01;而麦冬组已接近术前水平,分别为6.46±2.12和6.48±2.39(P值均<0.05),术后60分钟,麦冬组仍维持术前水平,对照组有上升趋势,两组无显著差异。急性心肌梗塞后血浆cAMP、cGM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可能是一种应激反应,由于大量心肌细胞坏死溶解,释放出cAMP和cGMP,使血浆中水平增高,反应心肌损伤的程度。由于心肌缺血时,cGMP增高较cAMP更明显,所以心梗后cAMP/cGMP比值明显下降。麦冬可能使梗塞后心肌营养血流量增加,缺血缺氧的心肌细胞较快获得修复与保护,致使心肌cGMP和cAMP的释放减少,从而降低血浆中的含量,而使两者比值恢复平衡。
3.对动物免疫活性的影响:
3.1.对小鼠常压耐缺氧能力的影响:取18-20g,ICR小鼠30只,分别腹腔注射麦冬多糖、人参总皂甙(20mg/kg),对照用等量生理盐水,30分钟后置盛有钠石灰的密闭广口瓶中,记录小鼠死亡时间。结果麦冬多糖组的小鼠存活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极显著延长(P<0.01)。
3.2.对免疫器官重量的影响:取ICR小鼠分别腹腔注射麦冬多糖、人参总皂甙(剂量10mg/kg),对照用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7天后放血处死动物,称体重及胸腺、脾脏重量,计算胸腺指数和脾指数。结果麦冬多糖可极显著增加小鼠的脾脏重量(P<0.01),而对胸腺无明显影响。
3.3.对小鼠碳粒廓清作用的影响:取ICR小鼠,分别腹腔注射麦冬多糖、人参总皂甙(10mg/kg)和生理盐水,连续给药7天,末次给药后尾静脉给于稀释3倍的中华碳素墨水0.1ml/10g,分别计算廓清指数。结果麦冬多糖组可显著增强小鼠的碳粒廓清作用(P<0.01=。
3.4.对由环磷酰胺和60Cor照射引起的小鼠白细胞数下降的影响:麦冬多糖10mg/kg对小鼠腹腔注射0.4ml环磷酰胺(5mg/ml)所致的白细胞下降有极显著的对抗作用(P<0.01)。同样剂量的麦冬多糖连续腹腔注射8天,第8天给药后lh将小鼠放置在距照射源(60Cor)60cm处进行照射,总剂量20.64c/kg,照射后继续给药3天,照射后第7天,眼眶取血,计算白血球数。结果麦冬多糖可显著对抗由60Cor射线照射引起的白血球下降(P<0.01=。
3.5.麦冬多糖对小鼠血清中溶血素的形成有明显促进作用,对家兔血红细胞具有凝集素样作用。
3.6.麦冬水煎液腹腔注射小鼠,剂量相当12.5g生药/kg,能极显著增加小鼠脾脏重量;增强小鼠碳粒廓清作用;极显著对抗由环磷酰胺引起的白细胞下降等作用。
3.7.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影响:用BALB/C幼鼠,配对成试验组和对照组,饲养1月后,每鼠注射绵羊细胞(SRBC)4.O亿个(0.2ml),注射后定期取血,测定抗体,计算HC50。结果表明用麦冬须有促进抗体生成和延缓抗体消退(P<0.05)。用配对的两组BALB/C小鼠脾细胞悬液,2份加PHA60μg/ml,1份不加致裂原。培养72h后,用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后在闪烁仪上测定淋巴细胞转化刺激指数,结果表明,麦冬须根提取物有提高细胞免疫作用。
3.8.对带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麦冬须水溶液对NIH纯系接种S180和EAC癌细胞的白细胞和T细胞均有明显的提高(P<0.01或P<0.05)。对T细胞亚群可使Tu%含量增高,Tr%含量下降,Tu/Tr值均比对照组高。
4.其它作用:小鼠在饲料中添加麦冬根须可降低体内羟脯氨酸。对雄性小鼠脑中单胺氧化酶(MAO-B)抑制率为38.6%。雄性小鼠肝中SOD活性提高45.5%。果蝇寿命试验还表明麦冬根须饲料有明显的延长果蝇寿命,提示有延缓衰老趋势。游泳试验表明麦冬所含皂甙、多糖、氨基酸等有明显抗疲劳作用。
1.麦冬: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后抽去心,再洗净晒干。
2.朱麦冬:取去心麦冬,置盆内喷水少许,微润,加朱砂细粉,撒布均匀,并随时翻动,至麦冬外面匀被朱砂为度,取出,晾干。(每麦门冬10斤,用朱砂3两)。
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
治肺燥干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痈,虚劳烦热,消渴,热病津伤,咽干口燥,便秘。
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
内服:煎汤,2~4钱; 6~12g。或入丸、散。清养肺胃之阴多去心用,滋阴清心多连心用。
凡脾胃虚寒泄泻,胃有痰饮湿浊及暴感风寒咳嗽者均忌服。①《本草经集注》:“地黄、车前为之使。恶款冬、苦瓠。畏苦参、青蘘。”②《药性论》:“恶苦YAO。畏木耳。”③《纲目》:“气弱胃寒者必不可饵。” 1、麦冬临床使用安全性好,动物亚急性毒性实验证明该药毒性很小。 2、有报道服用麦冬引起过敏表现为恶心、呕吐、心慌、烦躁、全身红斑、瘙痒。 3、麦冬性寒质润,滋阴润燥作用较好,适用于有阴虚内热、干咳津亏之象的病证,不宜用于脾虚运化失职引起的水湿、寒湿、痰浊及气虚明显的病证。临床将麦冬当作补品补益虚损应注意辨证,用之不当会生湿生痰,出现痰多口淡、胃口欠佳等不良反应。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多年生常绿草本。叶丛生,窄长线形,长15~40cm,宽1.5~4m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稍扩大并在边缘具膜质透明的叶鞘。花葶比叶短,长7~15cm;总状花序穗状,顶生,小苞片膜质,每苞片腋生1~3朵花;花梗略弯曲下垂,常于近中部以上有关节;花被片6,披针形,淡紫色或白色;雄蕊6,花丝极短;子房半下位,3室。果实浆果状,球形,熟后暗蓝色。花期5~8月,果期7~9月。
治疗百日咳:麦冬、天冬各20g,鲜竹叶10g,百合15g。水煎服。(〈新编常用中草药手册〉第78页)。 1.阴虚燥咳、咯血等:麦冬、天冬、川贝各9g,沙参、生地各15g,水煎服。 2.热病心烦不安:麦冬、栀子、竹叶各9g,生地15g,莲子心6g,水煎服。 3.糖尿病:党参、麦冬、知母各9g,竹叶、天花粉各15g,生地12g,葛根,获神各6g,五味子、甘草各3g,水煎服。 4.萎缩性胃炎:党参、麦冬、沙参、玉竹、天花粉各9g,乌梅、知母、甘草各6g,水煎服。 5.阴虚内热、津少口渴:麦冬、石斛各9g,玉竹、生地各12g,水煎服。
为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L.f.)KerGawl.的块根
《中国药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