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加载中...
新闻频道
香脆菇袋料栽培新技术
时间:2014年09月20日信息来源:不详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l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香脆菇是由香菇和杏鲍菇孢子远缘杂交而来,菇体形态与杏鲍菇相似,菌盖颜色与香菇相似,显灰色。该品种具有产量高、较耐中偏高温的特性,但菇体形态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香脆菇菌丝白色,初期纤细,经逐渐浓密蔓延,有锁状联合。子实体单生或群生。菇盖宽8-13 cm,初呈圆形,表面有光泽,幼时淡灰黑色,成熟后呈浅灰色,中央周围常有放射状浅灰色细纹。幼时菇盖内卷,成熟后呈圆形。菌褶延伸,密集,略宽,浅灰色,边缘及两侧内卷,有明显菌褶。菌柄长13-28 cm,圆柱状,直径4-6 cm,无菌环和菌膜。

香脆菇是一种分解纤维素、木质素能力较强的食用菌,试验证明棉籽壳与杂木屑是其理想的培养料。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2 - 26℃,出菇适宜温度为10 - 23℃,低于10℃时出菇缓慢,高于26"C时子实体会变畸形。较耐干旱,菌丝生长阶段培养基含水量以63%- 65%为宜,空气相对湿度要求60% - 70%,子实体形成和发育阶段空气相对湿度要求85%-95%。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都需要新鲜空气,但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而子实体形成和发育期需要散射光,光照强度宜500-1000 lx。菌丝生长最适pH为8.0-9.0,出菇期pH值为6.5-7.5。

2菌种与栽培季节选择

2.1  菌种

福建省宁德市华林微生物研究所选育的‘宁研9703号’菌株,子实体菌柄白色,菌盖色泽较深,栽培周期短,朵形大,抗病虫能力强,出菇早而整齐,产量高,耐储存。适宜工厂化袋料栽培和室内外大棚栽培。

2.2栽培季节

根据各地气候条件和出菇温度要求,安排好栽培季节。南方海拔在300 m以下的地区,宜在秋末冬初接种,南方海拔在500 m以上、高山及北方地区,可在春末接种。制作菌种需提前60-70 d进行。

3料袋的制备

培养料配方:杂木屑、棉籽壳、蔗渣、玉米芯、豆秆、玉米秆、花生秆、废棉等均可作培养原料。

常用栽培配方:(1)杂木屑20%、棉籽壳25%、蔗渣20%、麸皮23%、豆粕9%、碳酸钙1%、石灰2%。

(2)杂木屑35%、棉籽壳20%、玉米芯15%、麸皮20%、碳酸钙1%、玉米粉7%、石灰2%。

(3)杂木屑20%、棉籽壳300/0、玉米秆15%、麸皮25%、玉米粉6%、碳酸钙2%、石灰2%。

4拌料与装袋4.1拌料

原料无霉变,未混入有害物质。将杂木屑、甘蔗渣自然堆积2-3个月,玉米芯需提前2-3d预湿,然后将杂木屑、甘蔗渣和玉米芯等混合均匀,发酵5-7d。拌料时先将石灰、碳酸钙放入搅拌机搅拌均匀,再将准备好的各种原辅材料按配方要求倒入并搅拌,控制培养料含水量在63%- 65%,pH值为8.0—9.0,搅拌均匀后即可装袋。

4.2装袋

采用规格为17—18 cmx35 cmx0.004-0.005 cm的聚丙烯塑料袋,用ZD1000型冲压式装袋机装料,使松紧度适中。培养料装袋高度18 cm,湿料重1200-13009。装完料的菌袋要及时套上套环,塞上棉花塞,盖上塑料盖,竖放于聚丙烯塑料框内。

5灭菌与冷却

常压灭菌温度上升到100℃时,保持20- 23 h。高压灭菌料框放入锅内,用真空泵抽去高压灭菌锅内的空气后再通入蒸汽。待压力达到0.05 -0.07 MPa时开始放冷气,放气要缓慢,以免菌袋膨胀。压力为0时关闭放气阀,再重新通入蒸气,至高压灭菌压力达到0.15 MPa时,保持3-3.5h。灭菌结束后自然降压降温,至锅内温度降至60-70℃时打开锅盖,将料框移到冷却室内。

6接种

使用前用2%来苏尔溶液擦拭菌种瓶(袋)外壁和瓶口,可在接菌箱或无菌室内接种。将菌种、接种用具及冷却至30℃以下的菌袋放入接种箱中,接种前点燃烟雾消毒剂熏蒸40 - 50 rain进行熏蒸消毒。采用开放式无菌室进行接种的,消毒时间需8-12 h。接种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速度要快。

7发菌管理

接种后,前7d发菌温度保持在24 - 26℃,少量通风;1周后温度保持在23 -25℃,每天早晚适当通风1次,每次30-40 min,保持空气清新,15d后每天通风2-3次,每次40-50 min。培养室要保持黑暗,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5%- 70%。

香脆菇好氧,发菌室若通风不良,会导致菌丝生长缓慢,生长线较平齐,甚至发黄干枯,易受杂菌污染。气温高,通风量大时,易引起菌袋失水,影响菌丝正常生长。因此,要注意调节培养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可结合消毒,喷洒2% - 3%高锰酸钾、新浩尔灭水溶液或来苏儿溶液增加湿度。湿度过高又易引起杂菌污染,可采用撒石灰粉于地面的办法吸湿消毒。

8出菇管理

8.1  季节性栽培的出菇管理

菌丝长满袋后,移入出菇房摆放在哇床上。畦床宽1.0- 1.3 m,长度视场地而定,并在床面罩好无纺布或编织袋。打开窗户,增加培养房的光照强度至500-10001x,并注意菌袋不宜排得太密,以免互相挡光,不便于散热。3d后每天揭膜通风3-5次,每次30-40 min,并微量喷水。6-9d结合通风喷水,保持畦地湿润,保持出菇房内温度13 -24℃,空气相对湿度85% - 95%。8-10 d后菇蕾出现,地上加湿有助于子实体生长发育,可不必另行喷水。小菇蕾形成时,及时解开袋口。开袋太晚,袋内子实体长大,易成畸形,严重时出现萎缩。

出菇管理应掌握以下3个关键因素。

温度:温度低于8℃时,原基难以形成;高于26℃时,子实体生长迅速,但品质下降,且原基停止分化,小菇蕾萎缩、停止生长。菇房最佳适温13-23℃。

湿度:湿度低于800/0时,子实体会萎缩停止生长,原基会干裂、不分化。

空气:每天早晚应通风40 min。若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影响子实体萎缩或停止生长,随后在萎缩的子实体上成树枝状分化出畸形小菇。若再遇高温高湿,则子实体难以形成。一般现蕾后9-13 d即可采收子实体。

8.2工厂化栽培的出菇管理

8.2.1催蕾期温度控制在12- 16℃,把出菇房地板、墙壁喷湿,注意不要直接对着菌袋喷水。每天通风4-6次,每次20-30 min,经6-8d后,袋口料表面会有白点状原基形成。此时,每天通风5-7次,每次30--40 min,使菇房内湿度保持在90%-95%。此时,原基数量不断增加,出现幼蕾。

8.2.2幼蕾期与幼菇期要求严格、稳定的环境条件,菇房温度要控制在14--20℃,相对湿度控制在90%-95%,适当通风,保持菇房空气清新,减弱光照,促进幼菇伸长。幼菇数量较多时,用刀片疏去过密部分。根据市场需求决定每袋留菇蕾数,一般每袋留2-3朵。

8.2.3成菇期控制温度14-22℃,空气湿度85%-90%,不需光照,较好通风,保证菇房内空气清新,采收前1-2d不可喷水。

9采收

在子实体七八成熟,基部隆起但不松软,菌盖基本平展而中央下凹,菌盖边缘稍向下内卷时,及时采收。采收时轻拿轻放,摆放整齐。如生产量大时,应切除菇根、基料等及时送往冷库进行分级、包装销售。不得久置常温下,以防菌盖裂口、基部切割处变色而影响商品质量。香脆菇多为整朵盐渍,或切成薄丝经机械脱水烘干后出口,也有部分在国内市场上鲜销。整朵出口的产品要求菌柄小,菇盖粗大。

一般每袋可采收380 --8509菇,常规栽培生长周期90- 100 d,可采收2-3潮菇,生物转化率达150% - 1800/0。10病虫害防治

(1)选择新鲜的培养料,并在露天曝晒2-3 d杀菌消毒。

(2)选好栽培场所,搞好培养室和接种室内外清洁卫生,使用前彻底消毒灭菌,避免杂菌产生的环境条件。

(3)栽培中调节好温湿度,加强通风换气,控制料面无积水,严防杂菌污染。

阮周禧1,阮晓东2,李月桂3,阮时珍3,郑界3,黄巧珍4,陈  强4,陈家意4,赖伟红4(1.福建省厦门市菌春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福建厦门361100;2.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食品科学系,福建福州3511003.福建省宁德市华林微生物研究所,福建宁德352100,4.江西省赣州市创新生物科技研究院,江西赣州342100)

中国园艺文摘2013年第2期

 

(作者:佚名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