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苗双断根嫁接法是提高瓜类抗逆性的有效措施,与传统的插接、劈接等嫁接方式相比,断根嫁接具有发根多、根系活力强、成活率高等突出优点,产量较自根苗提高10%左右,且能提早上市5~7天。双断根嫁接后,3天可生根1—4根,根长1~2cm,接穗完全愈合,能显著提高嫁接苗的成活率,简化管理。
一、播种育苗
双断根嫁接一般在砧木长到一叶一心,接穗子叶平展时进行,因此砧木一般比接穗早播3天左右。
砧木种子用55—60℃的温水(其后不加热水)浸种12h.沥干后放在30℃的培养箱中催芽,每8-12 h冲洗1次。接穗种子用55—60℃的温水浸种6h.放在30℃的培养箱中催芽。
基质要求疏松,透气性好。如工厂化育苗常用草炭与蛭石按体积比2:1配制而成。用前用72.2%普力克水剂500倍液和农用链霉素400万单位进行基质消毒,浇透底水。砧木种子平放,胚根向下,播种后覆盖lcm左右厚的消毒基质,用95%绿亨1号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喷洒苗床。
春季播种盖塑料膜保温。出苗前白天温度控制在28-30℃,夜间20~22℃.50%-70%出苗时用95%绿亨1号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加72.2%普力克水剂600-800倍液喷洒1次,齐苗后再喷洒1次,并及时脱去种壳,加强通风透光。
春季嫁接时.齐苗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夜间12-15℃。
当砧木50%出苗时,接穗开始浸种,出苗前白天温度控制在28—30℃,夜间22-25%,出苗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夜间18-20℃,及时脱去种壳。
二、嫁接方法
嫁接一般在温室内进行,适当遮光,温度控制在20-25C为宜。嫁接工具用75%酒精消毒,嫁接前1天,用72.2%普力克水剂600-800倍液加农用链霉素400万单位的混合液喷洒砧木和接穗,直到叶片滴水为止。采用断根顶插接法,即先将断砧根,然后采用顶插接法嫁接。嫁接时用刀片将砧木根切掉,生长点到断根处茎长4-4.5 cm。去掉砧木生长点,用竹签紧贴子叶叶柄中脉基部向另一子叶柄基部成30~450方向斜插,竹签稍穿透砧木表皮,露出竹签尖:然后在接穗苗子叶基部0.50m处平行于子叶斜削一刀,再垂直于子叶将胚轴切成楔形,切面长0.5-0.8 cm;拔出竹签,将切好的接穗迅速准确地斜插入砧木切口内,尖端稍穿透砧木表皮,使接穗与砧木吻合,子叶交叉呈“十”字形。嫁接后立即将断根嫁接苗插入盘内进行保温育苗,插入基质深度在1-2 cm,地上部砧木高度3 cm左右。
三、嫁接苗管理
嫁接后,促根控温、控湿、控光管理。温度保持在26-28C,空气相对湿度100%,湿气过大时应开通风口或排气扇通风30 min。嫁接后第二天打开照明灯,施加弱光照,防止嫁接苗黄化。2~3天砧木可发生不定根。3天后砧木长出1~4条不定根,长1-1.5 cm,可移植于普通育苗床。
移栽后,嫁接苗需遮光保湿,因此在移出前要预先搭建小拱棚,规格可根据苗床和畦宽度而定。小拱棚上盖遮阳网进行遮荫处理,防止光照过强导致嫁接苗萎蔫。移出后1-3天白天温度控制在26-30℃,夜间20-25℃,春季气温低时要进行加温,促进缓苗和接口愈合。4-6天嫁接苗愈合,心叶萌动,白天温度控制在26-28℃,夜间20~22℃,适当通风透光,并逐渐延长光照时间,加大光照强度,以接穗不萎蔫为宜。
当接穗开始萎蔫时,要保湿遮荫,待其恢复后再通风透光。7天后嫁接苗基本成活,砧木子叶节上如发生不定芽要及时摘除。此时一般不再遮荫,但要注意天气变化,特别是多云转晴后接穗易萎蔫,一定要及时遮荫。经过见光一遮荫一见光的炼苗过程后即可进入正常的苗床管理。
四、病虫害防治
嫁接苗对土传病害有抗性,但在生长过程中地上部同样可能受病虫为害。防治方法与普通育苗过程相同。当嫁接苗成活后,植株二叶一心时即可进行大田定植。
来源:中国农业网
2013年第1期山东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