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加载中...
新闻频道
日本农研机构新品种及新技术研发
时间:2014年09月20日信息来源:不详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本文介绍了日本农研机构开发新品种目的,现拥有的品种、各种配套栽培技术以及获取新品种、新技术信息的途径。

新品种培育目标的推移

日本农研机构的前身是国立农事试验场。首先介绍一下国立研究机构进行新品种培育的依据。从1945年到现在,农作物育种目标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1阶段是从1945年后到1960年代,育种目标是为保证民众温饱而提出的“高产育种”,水稻、小麦、大豆等主要粮油作物的品种开发,主要是以国家研究机构为中心,与不同地域、不同气候的各县研究机关进行合作研究;第2阶段是1970年代到1980年代间,针对民众“想吃美味食品”,育种目标改为培育“适口性好品种”;第3阶段是从1990年代起到现在,因市场需求食品多样性,即健康、简便、新成分,其育种目标也随之改变为培育具有“新功能的品种”。根据不同阶段的育种目标,已培育出很多不同品种。

现在,独立行政法人、大学、各县的国立研究机关、民间种苗公司等团体合作进行育种。技术开发方针政策是经农林水产省农林水产技术会议制定,2012年5月制定的“作物育种研究今后的发展方向”政策,指明了育种目标为研发具有功能性的新品种。

功能型农作物品种的培育

最近,食物中的“健康功能成分”受到广泛关注,培育功能型农作物也成为育种目标。例如,高含花青素紫甘薯“紫优”、高甲基化儿茶素绿茶“红富贵”等品种。此外,还有为方便食用为目的培育的品种,如:易剥离坚果内果皮的板栗品种“北极丹”;以易栽培、易收获为目的研发的南瓜新品种“TC2A”、咖喱饭专用水稻品种“华丽舞”、具有桃香味的草莓品种“桃熏”等,上述品种均是具有新附加价值的新品种。

今后10年的发展方向

农研机构的技术研发,一般是依据农林水产省农林水产技术会议事务局公开发表的“农林水产研究基本计划(2010年3月)”制定并执行。这个计划是通过综合考察时代背景、农业生产者和食品从事者需求、国际研究开发状况、市场情况等方面确定研究方向和目标。内容包括今后10年研究开发的长期重点目标、今后5年内需要实现的主要研究目标以及实施策略和今后展望,其中包括稳定提供食品研究、全球规模课题对应研究、新需要创新研究、地域资源利用研究、趋势性创新研究等5个重点研究目标。根据这些目标,农研机构制定研究计划进行研究。最近的研究成果包括对应地球温暖化而进行的水稻新品种培育、大幅减低加温成本的草莓栽培技术开发等。

到哪里去咨询

农研机构把上述新品种和新技术定期总结,并编辑成册,发送给有需求的人。最新情报在网站也有发布。

后藤一寿

(李莲花译)

(作者:佚名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