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农林水产省技术会议事务局(相当于农业部科技司)公布了2011年十大农业科技成果。
一、天然鳗鱼卵成功采集 在关岛以西海域第一次成功采集了31粒天然鳗鱼卵。这一技术有利于掌握鳗鱼产卵的生态原理和繁殖环境。
二、放射性污染清除技术进入推广试验阶段 目前试验已证实铲除受污染的表土,用水进行搅拌,以及利用反转深耕的办法可以减轻放射性物质污染的效果。
三、发明口蹄疫快速诊断法
在已知的七种口蹄疫类型中,亚洲流行的四种口蹄疫具有相同的遗传基因,通过对病毒基因进行增幅。可迅速、简易、低成本地检查出是否感染口蹄疫。
四、小型除草机器人进入商品化生产阶段 小型水稻杂草清除机爱称“合鸭机器人”)通过履带在稻株间行走,压倒杂草并将其带起,通过链条耕入土下, 同时让水混浊,阻碍杂草的光合作用,抑制杂草生长。
五、发现土豆囊肿线虫防治新法 北海道大学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了促进土豆囊肿线虫孵化的物质的机构,通过这个研究,今后在土豆田休耕期间散布该物质,可强制土壤中的囊肿线虫卵孵化,从而实现土豆囊肿线虫环保防治。
六、青椒花叶病植物病毒疫苗成功开发 “农研机构”中央农业综合研究中心、微生物化学研究所、京都动物检查中心、京都府农林水产技术中心联合开发出了预防青椒花叶病的植物病毒疫苗。此次开发的植物病毒疫苗被看作甲基溴的代替技术值得期待。
七、发现让幼虫长成为蜂王的特殊蛋白 富山县立大学首次在蜂王浆中发现了一种能让一般幼虫成长为蜂王的特殊物质— — 蜂王蛋白。蜂王蛋白的发现,可以形成更加稳定的蜜蜂饲养方法,促进养蜂业发展。
八、预测稻米垩白率技术成功开发该技术就是开发了稻米垩白分析仪,在水稻收割前10日通过稻米横截面图像分析预测水稻垩白发生比例。通过这种装置,可以农场为单位在水稻收获前进行稻米质量预测,帮助稻农及时申报农业互助保险补贴,控制干燥过程中垩白率不同的大米相互混杂,大幅提高大米品质。
九、培育出大白菜抗根肿病新品种 “农研机构”蔬菜茶叶研究所与日本农林社共同开发出的两种病害抗性品种— — “迎秋(AKIMEK—I)”,可抵御根肿病全系列菌种,降低防治成本和劳动力成本。
十、以海藻为原料的生物燃料成功开发 日本农水省正在委托中央大学进行生物燃料用海藻的培育、选拔和增殖试验,同时开发低成本高效回收油脂的技术。从藻类提取的油脂不仅可以作为能源替代石油天燃气。也可以用于化妆品和食品,榨油后的海藻还可以作为饲料喂养家畜。
福建省农业厅外经中心摘自商务部网站
福建农业,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