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加载中...
新闻频道
农民对信息资本占有的马太效应分析
时间:2014年09月20日信息来源:不详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建国6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把重视和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摆在全国各项工作的首要地位,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速度和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不断加大对农村信息资源的投入。经过长期奋斗,所有的这些举措现已收到了明显效果——我国农村信息资源的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农民利用各种信息资源而理性发展的局面基本形成。与此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农民的个人知识、观念意识的不同,导致他们对信息资源的掌握利用不同,对家庭的发展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形成了信息时代下新的贫富差距。为此,作者对河南省东部一些农村进行了实地调查,以期能对农村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利用现状有较全面了解,为进一步推进农村发展和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1相关概念介绍

    1.1资本观概念

    传统的资本观以社会学家布迪厄的三大资本观为代表,布迪厄根据资本在不同场域所起的作用,把资本分成三种基本的类型:(1)经济资本,包括金钱和物质;(2)文化资本,包括知识、技能、文凭、风格、语言方式和行为方式等;(3)社会资本,包括地位关系和群体联系等。三种资本都有相应的功能以及各自的制度化形式,彼此相互联系并可以互相转换。经济资本可以直接获得某些商品和服务,而某些商品和服务却只有把经济资本转换为其他资本后才能获得。相反,社会资本、文化资本也可以通过转换成经济资本来获取经济上的利益和回报。布迪厄特别强调了文化资本的重要性,文化资本理论是其社会学思想的重要内容。

    进入信息时代,信息与物质和能源一起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谁能掌握更多的信息,谁就将在社会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因此,信息作为一种资本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同。

    经济百科给信息资本下的定义是:信息资本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信息技术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而形成的一种新型资本,虽然在总体上它具有传统资本的基本功能和特征,但是它又不同于传统资本,具有信息资本的特有性能。从总体上讲,信息资本是指与信息活动有关的资本的总称,主要包括信息、信息资源、维持信息生产和再生产过程正常进行的信息基础设施、技术设备、所形成的信息系统网络以及信息劳动者的价值(即劳动力资本)等。其中信息自身是最重要的信息资本。

    信息是整个社会经济的一种重要资本,因为它同生产设施、物资、能源、资金同等重要,是社会生产的重要生产要素。

    信息作为一种资本的作用,一方面体现在信息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另一方面体现在信息的使用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创造财富的机会。

    1.2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概念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名字来自于圣经《新约·

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圣经》中“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由这么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莫顿(Robert K.Merton)用这句话概括了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莫顿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1973年,他把该理论归纳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  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农村地区的“马太效应”非常明显。地区之间、人  与人之间存在着信息灵通与闭塞的“马太效应”。经  济相对富裕者通常会拥有更多的信息资源,享受到  更好的教育和发展机会,而穷者则会由于经济原因,  比富者拥有更少的信息资源,视野更加闭塞,更乏发  展机遇。从而导致了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马太效应”。

    2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属于“正在崛起的中部区”,人均收入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所存在的“三农问题”不仅压力大,而且具有较好的典型性,而豫东地区又是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的地区,城市化水平低,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多,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一些低收入的农村家庭生活仍比较困难,农村人口受教育的程度低,农业技术人员缺乏,。因此,在我国农村发展的问题上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这也是调查小组选择该地区作为调查对象的原因所在。

    调查中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包括抽样法、问卷法,由于调查对象知识层次参差不齐,为提高问卷效果,在具体调查过程中还借助了访谈法等。调查覆盖面总共为88个村庄,发放问卷500份,即500个农民家庭,回收了有效问卷485份。在有效调查的485份问卷中,调查对象的年龄分布是:30-50岁的占81%,其余为30岁以下和50-60岁之间。这种年龄选择是因为30岁-50岁这个群体,是目前的农村家庭的中坚力量,发挥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调查对象的家庭收入情况是:家庭月收入800元以下的家庭占70%,1000元左右的家庭占26%,其余的4%,其月收入都在2000元以上。

    通过EXCEL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并将其与相关学者研究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力求从一种新的视角对农村信息资源的支撑作用和利用结果作较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力求为国家的相关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本文图表中所显示的统计数据,均采用百分比表示来确定选择率,计算方法如下:

    选择率R=S/N×100%,式中,R表示选择率,S表示所调查的项中的某一项被调查对象选中的次数,N表示接受调查的群体数量。

  3农民对信息资本拥有的马太效应具体表现

    信息资本占有的马太效应,指利用信息多的用户,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拥有的信息量会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其信息需求也会越来越强烈,越来越想得到利用更多的信息;而利用信息少的用户,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拥有的信息总量呈现停滞的态势。    按家庭经济收入不同,在借鉴了2000年国家住户抽样调查贫困地区年人均收入的情况,我们对这些家庭进行一个粗略划分,将家庭月收入500元以下的确定为贫困型农户,家庭月收入1000元左右的确定为中等型农户,2000元以上的为富裕型。对贫困型、中等型、富裕型家庭又进行了分别统计,在统计调查数据时发现,农村地区在信息的利用及拥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马太效应。

    3.1农民信息获取能力凸显马太效应

    从获取信息的渠道比较来看,农民对报纸、书籍、电脑网络、政府这些信息渠道的使用与家庭经济的收入成正相关关系,家庭经济收入越高的家庭信息获取渠道越广,对信息知识的可信度辨别力越强,对报纸、书籍、电脑网络、政府的关注越多,他们会主动从这些渠道中寻求对自己有用的知识、信息(见图1,表1)。

    比如,对报纸的获取率,贫困型家庭为12%,远远低于所调查总比例的27.63%,而中等型和富裕型家庭则远远高于这个比例,分别为45%、47.83%;对书籍的获取率,贫困型家庭为10%,低于所调查总比例的18.97%,而中等型和富裕型家庭则高于这个比例,分别为27%、43.48%;家庭对电脑网络的获取率之间差异也很明显,贫困型家庭为2%,低于所调查总比例的11.55%,而中等型家庭为19%,富裕型家庭为30.43%;对政府的获取率差异相对较小,但还是能看出是与经济成正相关关系的,贫困型家庭的政府获取率是3%,低于总调查比例的4.74%,而中等型家庭为6%,富裕型家庭为8.7%;从村领导那里获取信息的比例则与经济成反比,贫困型家庭对村领导的依赖度较强,高于总调查比例四个百分点,为10%,而富裕型家庭对村领导的信息获取率是4.35%。

    值得重点关注的是,村领导在信息传播渠道上总体来说发挥的作用不大,其原因主要由以下几点。①村领导知识水平不足以服人,视野不够开阔,从他们那里获取信息不如自己主动找寻;②村领导太慢不方便;③富裕型家庭因为有更多的信息获取渠道。政府、村领导在信息链条上发挥的作用太低,仅为4.74%、6.39%,这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思考,怎样发挥政府在知识普及、提高村民信息素养的作用,值得我们研究。

3.2农民对信息类型关注的马太效应表现

    从关注的信息类型上看,对时事新闻、农业科技、子女教育、市场信息的关注程度与家庭经济情况成正相关关系(见图2,表2)。贫困型(家庭月收入500元以下)家庭对时事新闻的关注率为55%,低于总调查比例63.3%,中等型、富裕型家庭对时事新闻的关注率则为67%和73.91%;对农业科技的关注率,贫困型家庭为15%,中等型的为17%,富裕型家庭的则为26.09%;对子女教育类信息知识的关注率,贫困型家庭为26%,中等型和富裕型家庭的则为41%和39.13%;对市场信息的关注率不是太理想,总体水平不到10%,这似乎说明了该地区农民的市场意识不是太强,但在访谈中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而是农民所能接触到的信息获取渠道中所蕴含的市场信息太少,广告引导性质的太多,常常还是虚假信息,久而久之,大家对这类信息的关注也就降低了,对市场的把握凭直觉经验。

    3.3农民家庭信息资源拥有情况马太效应表现

    调查得知,家庭的信息资源拥有情况和经济成正相关(见图3,表3),特别是对电脑、书籍、报纸这三类信息资源的拥有方面,经济收入高的家庭在占有率上拥有绝对优势。比如电脑,贫困农户仅有11%的家庭拥有,而富裕农户达到近一半比例拥有,为47.83%;报纸,贫困型家庭的拥有率为16%,中等型家庭的拥有率为32%,富裕型家庭的拥有率为43.48%;书籍,贫困型家庭的拥有率为28%,中等型家庭的拥有率为34%.富裕型家庭的拥有率为52.17%。

    3.4农民获取信息障碍的马太效应表现

在调查获取信息的障碍时,仅有10%的贫困型农民认为没有障碍,14%的中等型认为无障碍,而富裕型农民则有34.78%者认为无障碍(图4,表4)。怎样扫除信息获取障碍、有效满足农村的信息需求有待我们探讨。

    4结论与建议

    以上是农村地区信息方面马太效应的典型例子,可以看出,农民对信息的获取渠道、信息资源拥有使用、关注的信息类型、信息意识等和家庭经济状况呈直接关系。收入越高的家庭获取信息的渠道越广,关注的信息类型越与家庭的发展密切相关,信息意识越强,学习方式越多样化,信息资源的拥有越多,反过来,对信息的拥有越多,越能促进家庭的发展,经济收入也越高,从而与经济条件差的家庭的差距越拉越大。

    对信息资本占有的马太效应会成为信息时代下农村地区薪的不和谐因素,因此我们应继续加强对这方面的研究,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各界参与的指导链。此外,政府要引导激发相对贫困型农民的信息需求意识,提高他们对信息资源利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发挥相对富裕型农民的模范带头作用。

情报科学2010.4

张艳婷

(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吉林长春130117)

(作者:佚名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