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加载中...
新闻频道
国外旱作农业概览
时间:2014年09月20日信息来源:不详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政府政策的重点在于水资源的开发。70年代以后,政府政策明显地增加了水资源保护的内容,注重了包括雨养农业在内的节水农业的发展。

    雨水收集利用与地下水回灌。美国的雨水收集设施主要有钢制容器,外表涂有橡胶或包有塑料的纤维可折叠容器,纤维玻璃小槽,聚乙烯容器,红木容器等,并且已开始制定雨水收集系统的标准或规划指南以及系统的优化设计等。为了解决水资源供需平衡问题,减缓旱区地下水的下降,改善水环境,美国加州的不少灌区都修建了地下水回灌系统。通过地下水库来调蓄水量,以丰补歉,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推行保护性耕作。美国旱区注重农田覆盖。在推行残茬覆盖和保护耕作法后,土壤侵蚀量和径流量明显下降,土壤有机物投入增加、矿化速率下降、积累量上升,土壤水分得以较好储存和有效利用。但多年免耕情况下,容易导致某些病虫害发生,并使耕层土壤趋于结实,加上除草剂、杀虫剂以及化肥投入量增加,使生态后果逐步成为问题,因而改进为残茬覆盖伴以少耕的方法。

    强化农田培肥。农田培肥是农业得以持续的基础。现阶段美国重视复合肥的利用。

    重新认识作物轮作的作用。美国农业商品化程度高,种植过于单一,有利于生产率的提高,但从水分平衡和土壤肥力方面来看有明显的弊端。对此,研究机构不仅重视对轮作的研究,而且极力倡导改作物连作为轮作。

    控制±

壤侵蚀。美国中西部旱农地区开发虽然较晚,但由于地质、地貌以及传统耕垦技术等众多原因,在丘陵及山区,乃至高原盆地,农田土壤侵蚀均较严重。为了控制土壤侵蚀,美国联邦政府大力倡导增加农田植物被覆度,实行残茬或生物覆盖。

    重视耐旱作物种群。美国旱区高粱水分利用效率高,生产性能稳定,已威为高梁/肉牛旱地农牧制度的基础。

以色列

    以色列是一个水资源严重匮乏、耕地少和干旱贫瘠的小国。在建国后五十多年的时间里,在这极其不利的自然条件下,以色列将干旱制约依存型的原始农业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独具特色的高质、高效现代农业。    灌溉施肥。所有灌溉农田都采用了喷灌和滴灌等现代灌溉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及水肥同步施用,以提高灌溉水效率。随着节水技术的发展和节水高新技术的应用,滴灌面积占其全部灌溉面积的70%,以色列灌溉水利用率达到90%雨水收集利用。由于淡水资源十分珍贵,在以色列,尽一切可能收集雨水、地面径流和局部淡水,因地制宜的修建各类集雨蓄水设施以供直接利用,或注入当地水库或地下含水层。从北部戈兰高地到南部内盖夫沙漠,全以色列分布着百万个地方集水设施,每年收集约卜2亿m3的水。

印度

    在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印度充分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发展了一系列从雨水、河水、洪水和地下水资源的收集和利用技术。

    集雨种植。集雨种植是印度农业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两种集雨利用方式,其一是集雨旱作,其二是集雨节灌。

    集雨旱作。主要在降水量少地区采用,有三种形式:一是利用蓄水池收集田间降雨,在降水多的年份可以把总降水量16;|;—26%的径流收集起来,作为补充灌溉的水源。二是利用田内集水,即通过收集周围平地或集水区的水分来稳定作物产量。位于左德薄尔(Jadhpur)的中央干旱地带研究所,采用把耕地分成不同条带的办法(分为种植作物带和不种植带,后者为集水区,向种植区倾斜),在雨水多的年份,种植区除可得到117—528mm的直接降水外,还可从集水区获得23—100mm的径流,作为灌溉水:三是发展微型集水区,种植区为沟,集水区为垄,分别单行向沟倾斜,作物种在沟里。

    集雨节灌。印度可以被划分为15个生态类型区。这些类型区几乎涵括各种不同类型气候区,既有干旱、寒冷的沙漠,也有干旱、酷热的沙漠区,有亚热带的高海拔山区,也有热带山区,还有平原、盆地。其中有不少类型区面临水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由于地区的环境条件的不同,各地在水资源收集和利用方面存在很大不同。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没有水资源,人民的生活和农业用水基本上都依赖于雨水。人们建立各种水窖收集雨水用于灌溉和作为日常生活用水,在局部地方,人们还修筑堤坝形成一定规模的集雨区,以便在雨季收集地表径流。在一些极为干旱的地区,人们应用房顶作为集雨面收集雨水,同时在这些地区由于土地面积广阔,人们建设了一种称之为 Kundis的雨水收集设施。这种设施是一种人工井,在井的周围建设集雨面,以便使降水能够汇入井中。

    Trans-Humalayan地区包括Ladakh和Kargil两个部分,位于印度的西北部,属于严重缺水地区,年降水量在140mm左右。为了应付水资源的缺乏,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的节约用水。该地区的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冰川融化,为了有效利用这一宝贵的水资源,当地居民修建比较完备的渠道和储水设施,防止水资源的流失。同时,还十分注意水资源的管理,每个村都配备有一名专门管理水的官员,其主要职责是水资源在农业生产上的分配,有关水事纠纷的调解。

    在西喜马拉雅地区,由于雪水是主要的水资源,因此,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和建设,根据该地区的特点形成了一个十分典型的收集和储存水资源的系统----Kuhl,长度在I—15公里,有多个集水面和注入口,既能收集雨水也能收集雪水,单个Kuhl灌溉的面积在80-400公顷。由于该地区属于山区,大多数农田是梯田, Kuhl能够利用地形进行灌溉。Kuhl的造价是每公里3000—5000卢布。在西喜马拉雅地区的另一个重要储水设施是池塘,主要分布在Jammu地区。

    现代节灌技术。印度1981年才开始引进微灌技术,1986年开始较大规模发展,目前印度微灌溉面积已达到26万公顷。

    (本刊记者整理)

2012.17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佚名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