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们蔬菜零星种植,三天、五天才凑够一车蔬菜,加之没有储藏冷库,很多蔬菜凑够一车时就已经晒瘪,规模小,量不足,不新鲜,到了市场优质蔬菜成了垃圾,价格低,效益差,老百姓收入低。现在我们成立傣荣果蔬专业合作有限责任公司,建起钢架塑料大棚,盖起了保鲜冻库,我们的蔬菜成了抢手货,效益好,收入高,老百姓有了好收成。”傣荣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英德荣高兴的说。时值盛夏,我们走进了藏在傣家村落的施甸县傣荣果蔬专业合作有限公司。
100多个现代农业钢架塑料大棚,一排整齐的厂房,一幢600平米的冷库十分亮眼,一担担上称的蔬菜,一群群交菜的菜农,热辣辣的天气,热乎乎的场面,大家谈论着蔬菜价格,怀揣劳作收入,喜悦洋溢在每个人脸上,丰收弥漫了一切。“我们种得的蔬菜不愁卖了,有傣荣果蔬专业合作社收着呢。”菜农金光华向我们晒起了他的蔬菜收入“我今年冬季蔬菜种了11亩苦瓜、无筋豆、小辣子,交了15吨蔬菜,赚到18万元的收入,这全是我们“傣家蔬菜王”英德荣兄弟带领致富的结果。”
傣荣果蔬专业合作社创建于2009年,2013年更名为施甸县傣荣果蔬专业合作有限公司,该公司目前拥有190户社员,4000亩蔬菜种植基地,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的生产经营模式,订单收购,以保护价收购过剩蔬菜降低菜农市场风险,达到产、供、销一条龙服务。2013年,该公司仅冬季收购果蔬6986吨,实现销售收入4328万元,实现盈利226.00万元;社员亩产值达9000多元,社员人均纯收入达8000多元。并带动本乡村民种植蔬菜和水果3600余亩,辐射带动永德县小勐统和昌宁县湾甸2个乡(镇)12个村委会,3000多户种植户,10000亩果蔬种植。傣荣果蔬专业合作社成为当地傣家口中的蔬菜收购大社,英德荣成了百姓心中的 “蔬菜王”。
“我们富了,要带动老百姓致富,只要老百姓富了,我们的公司才能长期生存,我当前就是要把公司做大做好,实现菜农和公司双赢,让这一带傣家人富起来。”英德荣深情的说,目前他的公司已有固定员工26名,每年提供周边群众季节性岗位300余个,拉动劳动力需求3000余个。傣荣果蔬专业合作有限公司是带领傣家人发家致富公司,英德荣成了傣家走蹦出的“蔬菜王”。
新疆北部因为持续干旱致草场大面积枯黄,逾400万公顷草场受灾。徐国强摄 乌鲁木齐9月17日电(记者朱景朝)9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