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善根接受捐助
本报记者/刘启虹 实习生/李继彬
清华大学,是许多家长和学子梦寐以求的学府,却不是每一个应届高中毕业生都能抵达的圣殿。翁善根,以685分的优异成绩敲开了清华的大门,圆了自己的学子梦。
8月1日,初见翁善根,清瘦的身躯,脸上显出几分稚嫩,似乎比同龄人要长得小一些。“数学成绩140分,容易的都做错了,难的却做出来了。”母亲何玉华话语中露出对儿子的责备,但脸上却挂着欣慰的笑容……
家庭:贫贱不移
1995年4月14日,翁善根出生在景洪农场6分场5队,母亲开理发店,父亲修自行车。翁善根出生后的第二天,奶奶便因肺气肿、支气管炎住院,病症久治不愈,医疗费花了2万元,让这个原本就已经捉襟见肘的家庭雪上加霜。
3岁,翁善根要上幼儿园,父母就从乡下搬到城里,靠打工勉强维持生活。4岁,翁善根就能背诵乘法口诀,邻居小卖部有顾客买东西,翁善根可以迅速算出价钱,大家都亲切的叫他“小神童”。6岁上一年级,小学6年的成绩都保持在年级前三名,并以优异的成绩迈入湖南省醴陵一中,在600名学生中,翁善根的成绩排在第300名。翁善根的母亲说:“不要在这里读啦!压力太大,怕你受不了。”翁善根坚定地说:“只要我努力,就没有追不上的!”初一上学期翁善根进入前60名,下学期,他追赶进了前10名,学校颁发奖学金1000元,校长奖励3000元助学金,全家高兴得抱成一团。
然而,命运给这个家庭开了一个玩笑:在翁善根上初二那年,父亲翁伟生遭遇车祸,头颅撞裂,肇事者逃逸,必须进行开颅手术。手术醒来后,翁善根的父亲甚至不知道自己还有一个儿子。为了给翁善根的父亲治病,翁善根的母亲四处借款,除了开好理发店外,还要照顾病床上失忆的翁善根的父亲。翁善根的母亲常常一个人躲着流泪,但面对儿子,母亲总是微笑,安慰他用心读书,一切都会好起来。
面对这样的不幸,翁善根变得更加勤奋刻苦,每年都能获得学校的奖学金。母亲回忆:“每次拿到奖学金,他都会拿给我用来填补家里的生活费。”为节约开支,翁善根每天只买一元的糯米饭,喝免费的菜汤。尽管生活清贫,一家三口的心始终紧紧贴在一起。
“那时,我和父母同住在15平方米廉租房内,正逢期末考,父亲打呼噜我睡不着。为了让我休息好,父亲就悄悄蹒跚到理发店,斜倚在木板沙发上过夜。”翁善根哽咽说。
“我儿子从小到现在没穿过一件新衣服,在老家下雪也只有一双鞋。记得一次鞋子被雪水浸湿,冻得他直哭,老师借了同学的鞋给他。”父亲翁伟生说道。
四中:给我温暖
2008年,父亲做第二次手术,家里欠款3万余元。母亲起早贪黑照顾生意,有时顾客太多,翁善根就会把饭菜做好送到理发店。家境的贫困,把翁善根历练成吃苦耐劳、意志坚强的孩子。曾有人笑话翁善根的衣服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但他没有因为贫穷而怨天尤人,而是勤奋努力学习,以优异成绩赢得别人的尊重。中考结束后,善根以3年9科平均分91.8的好成绩被保送至醴陵县第一中学就读。
高二时,母亲送翁善根回到了西双版纳,就读于景洪市第四中学。在这所学校中,翁善根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同学的友爱。独自住校两年,远离父母,翁善根把对亲人的思念化为学习的动力,每次考试都是年级第一。周末到亲戚家放松,翁善根偶尔会玩几把游戏《英雄杀》。《英雄杀》里任桓之说过的“命若天定,我就破了这个天!”成了他立志上清华的誓言。
高考前两个月,翁善根的母亲从湖南过来照顾他,校长把自己的办公室腾出一半,让翁善根母子住在那里,并把翁善根的母亲安排在保卫室工作。“四中两年,校长的知遇之恩,数学老师给我前进的动力,同学给我亲情的温暖这里让我有了家的感觉。”翁善根说到学校,感激之词溢于言表,翁善根认为正是有了学校、校长、老师同学的关心和厚爱,才使得他能够安心顺利地读完高中。
接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母亲悲喜交加,悲的是大学昂贵的学费如何筹集?丈夫病闲在家,怎能惊动?喜的是儿子终于学有所成,为翁家增光。为此,母亲彻夜不眠。
7月31日,云南九州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6工程处总经理熊光磊听说这个特殊家庭的故事,倍受感动,慷慨解囊,为翁善根捐资5万余元,解决了这个贫困学子的燃眉之急。
说到自己的学习经验,善根告诉记者,“高中3年,最重要的就是高三的一年,自己也没有什么学习方法,就是多做题、多思考、多勤奋,从高三开始天天做题,然后将所练单元习题整合到一起。遇到不会的题目先与同学讨论,如果讨论没有结果,再去找老师。”
翁善根谈起未来的打算,他说:“要争取保研,回报帮助我的人,回馈需要帮助的人!”
新疆北部因为持续干旱致草场大面积枯黄,逾400万公顷草场受灾。徐国强摄 乌鲁木齐9月17日电(记者朱景朝)9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