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加载中...
新闻频道
产业转型关键是人在转——采访耿马自治县三个生态农业园区闻思录
时间:2014年11月20日信息来源:不详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9月上旬,我们采访了耿马自治县内的勐永镇光木林、勐撒镇户肯、勐简乡大寨三个万亩生态农业园区。走进咖啡、坚果种植区内与农户、基层干部和农技人员交谈,感受新兴产业对传统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冲击。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产业的“转”是表面的,深层次上是人在“转”。一个地方,产业的转型升级是个大事件,不只是浮在表面的光鲜,而是一种触及灵魂的事情。借用网络上的话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群众接受新事物更快了
  耿马的这三个园区,基本上都是退蔗以后种咖啡、坚果。
  市里作出发展咖啡坚果产业的决策后,地方上组织规划区的农户到镇康、云县等地考察,考察回来后,农户种植的积极性很高。比如勐撒镇的户肯园区,2012年县上下达的种植任务是4500亩,可是当年种下的面积达到5600亩,大家争着种。
  当地干部群众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政府发动群众退出玉米地种甘蔗。当时思想上迷茫,行为上不适应,内心深处对未来有种疑虑和不确定。认为祖祖辈辈都种粮食,种粮才是农民的本分,突然拿出大片粮食地来种甘蔗,很难接受。从粮作到经作(甘蔗),那个时候的“转”,难度比现在大得多。 
  相比之下,现在群众接受新事物快多了。
  不能用老眼光看待农民
  发动群众退蔗种咖啡坚果,主要摆这样几个道理:
  一是,甘蔗是脱贫产业但不是致富产业,要实现“万元山、万元田、万元人”,必须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二是,只种甘蔗,产业单一,吊死在一棵树上。市场好的时候皆大欢喜,市场低迷就无所适从。
  三是,种甘蔗对植被影响较大,要做到“生态立市,绿色崛起”,必须把坡度大、海拔高的甘蔗地退下来。
  这几条道理,前面两条还好说,可第三条群众能理解吗?毕竟生态文明是个大道理,“生态立市,绿色崛起”是全市的发展战略,而群众关注的是眼前最现实的利益。
  出乎预料,勐永镇镇长唐永波,勐撒镇人大主席董有祥、副镇长李绍良回答我们这个问题基本是一样的:“群众能接受,跟他们说山光了,水源没有了,地皮干了,都是因为植被遭到了破坏。这样一说,群众就理解。” 
  在勐永镇的光木林园区,村民林树昌说,在老人们的记忆中,“光木林”很久以前是深山老林,不是山头光秃秃的意思,那时候如果家里煮着饭没菜下锅,钻进树林子里带野味回家来做菜都来得及。话虽夸张,但道出了村民内心深处的绿色情结。
  在勐撒镇户肯园区,支书杨小良和几个村民指着脚下橄榄坝的土地,让我们看咖啡地里的裂缝,比划着说:“到了干天,裂缝会这么大,这么深。”他们想强调的是全村300多口水窖是“干窖”,没有发挥好作用,希望政府帮他们修大黑箐水坝。但同时说明了植被长期遭到破坏,当地缺少水源的严重程度。
  看来,群众对“生态立市,绿色崛起”重要性的感受很深、很直接,他们除了算直接的经济账,也会算生态账。再不能用老眼光打量群众了。林树昌告诉我们,光木林40岁以下村民80%左右都是初中以上,高中生在家务农的有10多个,整个村培养出大专以上20多个。新时代农民,再也不是大字不识讲不通道理的老乡了。
  时代在进步,此“绿”非彼“绿”
  光木林的老人们记忆中那种绿,随着那个时代的贫困和荒凉永远逝去了。但是,人们灵魂深处眷恋着绿色,希望回归绿色。 
  甘蔗是我市一个重要的传统支柱产业,为了这一产业的发展壮大,几代人付出了艰辛努力,来之不易。在采访中,干部群众都说甘蔗这个传统支柱产业丢不起、丢不得。耿马县地方产业发展办公室主任茶增华说:“甘蔗主要是建设高优蔗园,提高单产,提高品质。县里要把坡度在25度以上、海拔1200米以上,单产较低的蔗地退下来,种咖啡、坚果、核桃等等。”
  回归绿色是理性回归,选择产业的转型升级,不会回到贫穷年代的“原始绿”,也不会贬低甘蔗等传统支柱产业的重要地位。个中道理,市委书记李小平在市委三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中,有几句充满辩证色彩的话是这样说的:
  “‘生态立市,绿色崛起’不是简单回归自然的原始生态和人间仙境式的理想生态,而是积极意义上的发展生态,是通向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工程’……”
  于细微处看转型
  户肯村支书杨小良说,过去村民很少出去打工,现在因为退蔗种咖啡坚果,收入受到影响,户肯村的2800多劳动力,今年外出打工1300多人,这在过去从来没有过。
  我们与镇干部一起跟他坐下来分析,过去户肯村民出外打工少有两个原因。一是甘蔗产业劳动强度高,青壮劳力都走不开。二是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在6000元左右,不算多富,但小日子温温饱饱的也过得去,谁也不想去打工。咖啡和坚果比起甘蔗,劳动强度不高,是“386199”产业。“38”妇女、“61”儿童、“99”老人,就是说,妇女、儿童、老人都能管护、都能采摘,这样就解放出大批劳动力。目前种植户甘蔗收入少了但新产业还没有效益,虽然龙头公司一次性给付农户15年地租费,政府从农村低保和困难救助等方面弥补了一部分,但群众收入暂时还是受些影响,只好出去打工。虽然眼下出去打工是因为这个原因,但今后即使咖啡坚果大量投产了,户肯人的收入结构中长期也会增加劳务这一项。更重要的还在于,通过走出大山到外界闯荡,户肯人的观念会变、习性会变、眼界会变,这对户肯的未来影响更大。
  关于水窖没有水成为“干窖”的问题,镇里的干部认为是因为农户下雨天没去蓄水。葫芦形的水窖,口小肚大,光靠天上落下的雨水蓄不了多少水,进入干季很快就没了。给水窖蓄水并不复杂,只消下雨的时候用塑料布或石棉瓦接雨水进去,问题是大家还没有形成这个习惯。
  关于给咖啡施肥,勐简乡大寨村支书张正和、村民刘建勇都说,村里种植户大多数能按技术要求,在苗木的覆荫线挖槽施肥,只有少部分人不按要求,直接把肥料撒在树根上。从了解到的看,大寨村采取党员带头、群众跟上的办法,群众技术规范比其他两个园区好。为什么还会有人不按要求施肥呢?张正和说:“有的是过去种懒庄稼习惯了,一时改不过来,但更多情况是家里男的来开会(培训),施肥时候又是女的或小娃去。”
  从这样的细微处可以看出,产业转型升级,正在深刻地改变着群众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群众关注的两个问题
  采访中群众关注的问题不少,但最根本的有两个。就此,记者采访了临沧凌丰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临沧凌丰咖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家强,集团公司战略发展部经理匡正鹏。
  第一个问题,咖啡大量投产后会不会卖不出去?
  在王家强副总的办公室里,工作人员给我们端来一杯咖啡、一杯茶水,我们喝了茶但没动咖啡。相信临沧许多人也会这样的,这是一种生活习性。但如果就此判断这两种饮料的市场,那就错了。
  王家强说,咖啡是世界的咖啡,而茶叶只是民族的茶叶,咖啡是石油以外第二大宗国际贸易产品,市场上咖啡消费量是茶叶的四倍,目前国内消费需求每年递增15%至20%,每年需进口6万吨左右咖啡干豆。云南是中国咖啡主产区,而且咖啡只适宜南北回归线附近种植,临沧就在这个适宜种植带上。因此,咖啡市场前景很好,怕卖不出去的担心是多余的。 
  第二个问题,公司定价机制会不会公平合理?  王家强说,去年该公司按2元/每公斤的保底价收了300多吨鲜果,比周边有些地方高出0.5元。而且,公司今年启动了二次结算机制,根据咖啡市场有所回暖的形势,结算时又给群众补了价,这笔10多万的钱已经给出去了。这种二次结算机制就是公司制定的长效定价机制,以后都照此办理:根据市场上每吨干豆的价格确定对应的每公斤鲜果价,会发到网上去,人人都可以上网查。如果市场行情上涨,鲜果定价偏低,二次结算时会给群众补上。但如果市场行情下跌,给了农户的钱公司不可能要回来。

(作者:佚名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