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满山坡
“今天签订的合同管3年,再攒上五六万元一点问题都没有。”“说少了,你那种苦法,再攒上八九万元还嫌少呢。”“我再咋过苦法,也比不上你了。”“得了,得了,比起10年前,我们的日子简直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无法比了。”近日,记者来到永平县龙门乡大平坦村采访,刚好听到茶农赵建军和杨赵军这段有趣的对话。
大坪坦村平均海拔2400米,是全县唯一没有一分水田的高寒山村。过去,村民长期靠种植苦荞、包谷和萝卜等传统作物为生,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500元。2004年,在龙门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村党总支部带领群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走上“支部+协会+基地+公司+农户+扶持政策”致富路。如今,全村种植生态茶园1.7万亩。其中,投产茶园7000多亩。275户茶农收入800多万元,人均收入4700多元。
赵建军、杨赵军等大坪坦村茶农与来自昆明的专家、经销商代表欢聚万亩茶园基地,一边品茶,一边拉开话茬。
村民刘清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家家爱种茶,户户有存款。可是开头那年实在是太难了。”2004年7月12日,大栗树茶厂在大坪坦种下第一批茶苗,村民没有种茶的积极性,有的把茶苗晾在地里活活晒死,有的干脆把它丢掉。村党总支决定,“党员带头先种茶。”乡政府决定,每亩补助茶农150元。刘清“冒险”种了30亩,全村共种1584亩。
大坪坦村党总支书记杨育志回顾“茶史”如数家珍:2005年,我们组建了生态茶生产经营协会。2006年,茶厂到村里组建了茶叶初制所。2007年,30户茶农收获第一桶金,1亩地的收入比过去增了3倍,种茶农户增到80多户。如今,全村275户茶农,种茶收入5万元至10万元的有70户,超10万元的有30户,最高的1户达24万元。
大栗树茶厂董事长尹国栋向村民送上一颗“定心丸”:今后10年,要以大坪坦为中心,新建3万亩优质茶园基地、建设产能达1万吨的茶叶精制厂,还要开发旅游、休闲经济,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本报记者 庄俊华
通讯员 杨福军 马旭昕 文/图
新疆北部因为持续干旱致草场大面积枯黄,逾400万公顷草场受灾。徐国强摄 乌鲁木齐9月17日电(记者朱景朝)9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