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剪纸是山东省高密市民间艺术“三绝”之一。高密剪纸,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花草虫鱼、飞禽走兽和人物皆可入剪。所剪事物,大多取材于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和戏曲故事,象征性强,造型朴实夸张,粗犷中见清秀,拙朴中藏精巧,反映出独到的民族审美观。
历史
春秋时期齐国名相晏婴(公元前-公元前500年),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公元127-200年),清代名臣、书法大家刘墉(公元1719-1804),都是高密人。如今在峡山水库岸畔,尚有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公(玄)祠”。 高密历史文化遗存深厚,民间艺术丰富。可是古籍上对民间艺术的记述甚少。如以扑灰年画、剪纸和泥塑来说,已有数百年历史,而在康熙四十九年(1710)、乾隆十九年(1754)、光绪二十二年(1876)三种刻本《高密县志》上,均未提及。这反映了当时撰写县志的达官乡绅,文人墨客们对人民创造的民间艺术的轻视。民间艺术也只有在人民当家作主的今天,才得以弘扬。剪纸,也是高密的一种突出的民间艺术品。剪纸、剪纸,剪的是纸.
艺术特点
首先,高密剪纸以精巧的构思见长,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且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
造型稚拙粗犷而不呆板,夸张变形而不失真,粗犷中见清秀,稚拙中藏精巧,简约而不单调,质朴而灵秀,托在手上有一种扎人又爱不释手的感觉。既忠实于自然,又不拘泥于自然。有时则大胆地冲破常规,巧妙地运用独特手法,达到自己的创作目的。如:剪纸“笼上蝈蝈”。生活中的蝈蝈都是养在笼子里的,可高密剪纸艺人却独出心裁地将蝈蝈放了出来。一只看上去体重如牛的蝈蝈,用一双坚硬的后腿紧紧地钩在一只精细乖巧的笼子上,双须前伸,二目圆睁,宛如猛虎卧山岗。整幅画面,黑、白、灰对比强烈,笼子玲珑剔透,蝈蝈粗犷豪放,两者浑然一体,相映成趣,充分体现了人们渴望自由、向往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
其次,高密剪纸造型稚拙,风格淳朴,线条刚劲挺拔,金石味很浓。
这是高密剪纸区别于其它剪纸品种的一个重要特征。“八仙”是全国剪纸艺人乐于表现的重要题材。高密剪纸“八仙”一改其它剪纸“八仙”的风格而独具特色。那象鱼纹、网纹一样的细线组成的金石一样挺拔而又轻柔的衣饰、那黑黑的脸膛上神情各异的人物形象,那浓重的衣、飘逸的云,构成了一幅幅出神入化的画面。既不象江南剪纸“八仙”那样玲珑剔透,纯以轻柔的细线、手绘式的五官来表现八仙人物;也不象河北剪纸“八仙”那样浓厚粗犷、以块为主、大面为黑、只求整体轮廓而无细部刻划;也不象山西剪纸“八仙”那样有刀劈斧凿之感。高密剪纸“八仙”有种巧夺天工、强烈醒目而又耐人寻味的美感。
第三,高密剪纸是运用了对立统一的手法,块与线组成黑、白、灰色调,相互衬托,对比强烈,富有韵律感。
线条布局有种笔情墨趣,一把剪刀如一把笔,剪出的作品有割出去之挥运美。那长长的“老鼠娶亲”队伍,看上去似一幅国画长卷,浩浩荡荡,旗、牌、伞、扇、吹、打、乐、舞、笙、管、琴、箫,好不威风。远远看上去,对比强烈,形象分明。值得称道的是整个“老鼠娶亲”队伍的顺序全是按照民间习俗的结婚仪仗而排列的,这说明了民俗风情对高密剪纸风格所起的作用。
第四,高密剪纸在形象刻划上注重夸张而不失真。
在表现形式上,运用阴剪和阳剪手法,巧用黑块和细线,善使锯齿纹和光滑面,有定规而不拘束,剪出了生动又传神的艺术效果。如“霸王出世”,那凶猛的老虎,不再是虎视眈眈,而是一个充满母爱的形象,老虎温顺地侍候着刚出世的霸王,那虎仔却懂事地躲在母亲胸前,吸吮着自己母亲的乳汁。这种变凶恶为善良的美好向往和惊人的拟人手法,正是高密剪纸的独特风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