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加载中...
特产大全
乳山喜饼
时间:2014年08月07日信息来源:山东特产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乳山特产喜饼,又称媳妇饼,属山东省乳山市地区特有产面食食品,名闻山东。果饼,在乳山又叫喜饼。主要用麦面、糖、鸡蛋等原料凭经验经烘烤机器烘制而成。成品后,色微黄、香味扑鼻、口味独特。

  特色

  乳山喜饼,呈规则的圆形,直径14~16厘米,厚度4厘米左右,用小麦粉、鸡蛋、花生油和白糖精制而成,不加一滴水,不加任何添加剂,以口感酥软、香甜,外观大方、体面,且经济、营养,保存时间长而远近闻名。海阳是用面粉做成炸果,状如凤凰、金鱼等,虽栩栩如生,但冷却后易变得干硬;北面的牟平则是把面粉做成很小的“抓果”,此类面食自是不能当饭吃,只可作零食;东面的文登、荣成等地,也有“喜饼”,但文登喜饼要比乳山喜饼小很多,荣成喜饼小而精,并且香喷喷,有嚼头。全国其他地方,也没有与乳山喜饼类似的。

  制作工艺

  用料简单,只取麦面粉、鸡蛋、白糖、花生油和酵母五种材料精制,不掺一滴水,制作考究。用料的质量、揉面的过程是决定喜饼质量的关键一步,制作过程中的发酵时间决定喜饼食用后是否烧心,烘烤技术的掌握决定喜饼的色正与否。

  乳山喜饼好吃,其做法也很讲究。常做喜饼的人都会有经验:十斤面粉,二斤半白糖,一斤六两纯正花生油,四斤鸡蛋,可烙制40余个喜饼。制作过程大致如下:

  首先把适量酵母泡在少许温水中,化开,成糊状。水的温度,以感觉不烫舌尖为宜。然后把鸡蛋打到盆里,与花生油、白糖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当然,鸡蛋多一点更好。但油和糖多了却不好,会使做出的饼不酥软。混合在一起的材料用筷子用力不断搅动至均匀,然后加入溶好的酵母水和少量面粉,打成“面酵”,等待发酵。这个过程一定不能加水。当面酵表面“冒泡”时,表明面酵已“开”,此时把面粉添加进去,并揉揣成均匀的一大块面团,再次发酵。此次发酵时间不长,面团外观上胀大、面里充满气泡就算发酵成功了。

  其次把发酵好的面团稍加揉揣,分成许多等重的小块,再揉,直至表面平整,有筋道,然后用特制的小擀杖擀成饼,要留有一定厚度。擀好的饼还需最后一次发酵。观察饼的表面开始变薄就可以了,有人形容此时饼的表面像小孩的脸皮一样细腻,薄如蝉翼。烙饼要用平底锅,锅表面要涂上花生油,以文火为宜,烙时要轻拿轻放,以免手指戳碎了饼面,并要勤翻动,避免烙糊。当饼的侧面开始发黄时,可用手指肚轻轻按压一下再立即松开,若压下去的地方接着弹回来,那么,金黄悦目、香甜可口的喜饼就算烙制成功了。

  民俗

  自古至今,每一块喜饼都是手工制作的。既是手工制作,那么制作的大小、形状、颜色及口感就千差万别,但无论怎么不一样,用料都是一样的,这就看各自的用料是否纯正、技术掌握及火候的把握是否得当了。那些办喜事的人家,简直就是比赛烙喜饼孬好的竞技场。在乳山,凡是娶妻嫁女的,家家都做媳妇饼,亲朋好友,邻居,只要当天来吃喜宴的,都要做。喜主家要做上千个喜饼分给客人,亲朋好友最低也要做五六十个,多做也可以,只看与喜主的远近关系,留待结婚当天带到喜主家中,喜宴完以后,喜主留下客人的一半喜饼,表示接受客人的祝福,同时喜主要把自己做的饼送相同数目给人家,互换一下,也叫人家沾点喜气!乳山的喜饼大,直径有14—15厘米,厚度有3.5一4厘米。客人在众喜饼中流涟,如果发现自己烙的饼,比这个规格小,她自己也感觉不够大气,拿不出手,生怕背上个小气的名声。那些色正、个大、形圆的喜饼,不用众人品评,客人自己也感觉脸上展扬有光。因此,乳山的喜饼,没有小的,这也正是乳山人以大方示人的有力证据吧。

  历史发展

  “抬新娘,送新娘,俯首弄眉理红妆。揭开喜盒相大礼,首饰果饼一箩筐。”这首民谣,反映的是传统婚庆的场景。随着时代的变迁,旧时婚俗多已消失,但结婚时制作并分发“果饼”的习俗却沿袭至今。 据考证,在乳山周边地区,同为结婚时分发给亲朋好友的“喜饼”。

  产品典故

  话说三国时代,吴国主孙权,听取周瑜的计谋,瞒着国太、朝中群臣和黎民百姓,假将孙权妹妹孙尚香嫁给刘备。骗刘备来吴娶亲是假,夺荆州之地是真。诸葛亮识得计谋,决定将计就计,弄个假戏真做。他命人加紧烘烙了一批“龙凤喜饼”,让刘备带去相亲。刘备一进吴国城,把所带的“龙凤喜饼”全部分发给百姓,一时全城人都知道刘备是来娶孙尚香的。事情传到国太耳朵里,甘露寺相亲,国太见刘备一表人才,就准许了这门婚事。从此,喜饼成了人们结婚广布喜讯的礼物。

  历史传说

  那么乳山喜饼到底是从何朝哪代沿袭下来的呢?没有一个人敢断然说出个子丑寅卯。早就有史学家研究证明,东夷文化是指以山东为中心的东部地区的文化。乳山是齐鲁大地的一部分,于是有人猜测,喜饼应该从东夷文化兴起时就有,这一点我没有见过确凿的历史记载,不敢妄下定语。但是,刘备带着喜饼去娶孙尚香的故事,却是眼下最早记载喜饼由来的典故。

上一篇:张夏玉杏
下一篇:范皮笤帚
(作者:济南特产编辑:山东特产)

我有话说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