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米粉,莆田米粉,白如雪,细如丝,略有米香味,干脆可贮藏。具有独特的地方风味。家用、馈赠咸宜,是馈赠亲友和宴请佳宾之珍品,畅销国内外。
相关典故
相传宋治平间,兴化军(今莆田市辖区)主簿黎畛受命于朝廷。在兴化治水,营造木兰陂,好奇得力助手钱四娘因筑坡失败而投木兰溪身亡,黎畛临危不惧,前仆后继亲自主持工程。为了犒劳民工,黎畛把祖上传下的糙米粉加工手艺公诸于众,还大量生产米粉。
发展
兴化米粉,简称“兴化粉”。其历史悠久,据传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兴化军主簿黎畛在其母生病想吃米粉时,为尽其孝心,特派人从老家广东潘罗县淡月村(今深圳内)取来加工米粉工具,到莆田渠桥(今新度镇)洋尾村加工米粉给其母食用。
后来不少人开始学习加工米粉,俗称洋尾村有九十九礁,足见其加工米粉规模,但手工操作工艺落后,所加工的米粉比较粗糙。
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由于乡间械斗,洋尾村被洗劫一空,黎氏子孙为了生存,跑到黄石镇清铺村(今清前、清中、清后)、西洪村一带继续以加工米粉为生,从此兴化米粉兴而不衰。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加工工艺上不断讲究,粉条细松,但仍以手工操作为主,从洗米、磨浆、压干、炊果(半熟)、礁果、压丝、炊粉、切断、洗粉、米把、晒等,劳动强度大,加上受天气影响,加工能力有限,一家4~5人,日加工量只能达到50公斤左右。
1964年,国家粮食部门在黄石加工厂办起第一家米粉生产车间。
1971年,迁往赤溪面粉厂,专设米粉生产车间,添置生产设备,尤其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兴化米粉得到新的发展,出现半机械加工,人均日加工能力达50公斤,并出现象黄石西洪村的米粉加工专业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出家门闹商海中,据不完全统计,仅西洪村在外地生产米粉的就有2000多人,分布在长乐、福清、厦门以及外省的江西、安徽、湖南等地。由于机械生产和烘干,生产的白鹭牌兴化米粉远销港、澳及东南亚国家,深受港、澳同胞和许多国家人民的赞赏。
1986年,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改革创新,并投资15万元对原赤溪米粉生产车间进行机改,成为莆田赤溪米粉厂,从洗米到成品实现机械生产和烘干,年生产能力达600吨。
食品特点
兴化米粉是莆田一大特产,明代就有米粉外销。产地以莆田县黄石镇西洪和清江两村为主,下棣、西利、惠上、惠下和渠桥乡樟林、洋埕等村次之,全市其他地方亦有零星的加工制作。米粉以上等黄尖米制作最好,制作须经过9道工序,过去用手工操作,多用半机械化进行制作。兴化米粉的特点,条细而匀,色泽洁白,轻松晶莹,煮炒易熟,汤干均可,饮食便利,独具一种风味。是群众喜爱的食品,逢年过节馈赠亲友的礼品。兴化米粉的销路很广,除本省各地外,销至广东、江西等地,产地工人到外省设坊生产销售,或被雇用代加工。产品远销东南亚、美洲和欧洲等国家,深受海外侨胞的喜爱。
新生产的荔乡牌正宗兴化米粉荣获福建省新优传统产品优秀奖,1987年被省政府授予“省优产品”光荣称号,1988年荣获“武夷杯”大奖,并被选送北京参加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获银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兴化米粉必将得到新的发展。
“四角四角方,稻草捆腰间……”这首谜语童谣曾是几代莆田人的美食记忆,它的谜底就是“兴化米粉”。兴化米粉是莆田十大城市名片之一,其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宋代,在2009年1月,荔城区兴化米粉获批列入莆田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