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加载中...
中药材大全
马兰
时间:2020年12月05日信息来源:不详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马兰介绍

【别名】
紫菊(《本草拾遗》),阶前菊(《履巉岩本草》),鸡儿肠、马兰头(《救荒本草》),竹节草(《摘元方》),马兰菊(《医林纂要》),蟛蜞菊(《颂问本草》),鱼鳅串(《草木便方》),红梗菜(《本草正义》),田边菊(《广州植物志》),田菊(《福建民间草药》),毛蜞菜(《闽南民间草药》),红马兰、马兰青(《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路边菊、螃蜞头草(《上海常用中草药》),蓑衣莲、灯盏细辛(《云南中草药》)
【汉语拼音】
malan
【成份】
全草含挥发油约0.123%,油中含乙酸龙脑酯、甲酸龙脑脂、酚类、二聚戊烯、辛酸、倍半萜烯、倍半萜醇等。
【加工采集】
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
【药理作用】
马兰乙醇提取液,注射于动特有镇咳作用;并有抗惊劂及加强戊巴比妥钠的催眼作用。对小鼠有弱的镇痛作用[1]。
【功能主治】
凉血,清热,利湿,解毒。治吐血,衄血,血痢,创伤出血,疟疾,黄疸,水肿,淋浊,咽痛,喉痹,痔疮,痈肿,丹毒,蛇咬伤。

①《日华子本草》:"根、叶,破宿血,养新血,止鼻衄,吐血,合金疮,断血痢,解酒疸及诸菌毒;生捣敷蛇咬。"

②《纲目》:"根、叶,主诸疟及腹中急痛,痔疮。"

③《本经逢原》:"治妇人淋浊,痔漏。"

④《医林纂要》:"补肾命,除寒湿,暖子宫,杀虫。治小儿疳积。"

⑤《质问本草》:"捣汁涂黄水疮及无名肿毒。""用叶同冬蜜捣匀,敷阳症无名肿毒,未溃者能散。"

⑥《福建民间草药》:"活瘀止血,消痈,解毒。"

⑦《四川中药志》:"消食积饱胀及胸结气胀,除湿热,利小便,退热,止咳嗽,解毒,治蛇伤。"

⑧《云南中草药》:"根:祛风散寒,止咳平喘。治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痹痛,小儿疝气。"

⑨《广西药植名录》:"清热解表。治外感风热。"
【性味】
辛,凉。

①《嘉祐本草》:"辛,平,无毒。"

②《玉楸药解》:"味苦辛,气平。"

③《随息居饮食谱》:"甘辛,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钱(鲜者1~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研末掺或煎水洗。
【宜忌】
孕妇慎服。
【归经】
①《纲目》:"入阳明血分。" ②《玉揪药解》:"入手太阴肺、足厥阴肝经。"
【备注】
裂叶马兰Kalimeris mongolica(Franch.)Kitam.[Aster mongolicus Franch.]与前种之主要区别为叶羽状深裂,功效与马兰同。河北与内蒙古均有之。
【植物形态】
马兰
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具匍茎。基部叶花后雕落;茎中部叶互生,倒披针状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7~10厘米,宽15~25毫米,先端尖、渐尖或钝,基部狭窄,下延成短柄,中部以上的边缘具不规则的粗大锯齿,两面近乎光滑或少有短毛;茎上部的叶椭圆状披针形或椭圆形,全缘。头状花序直径约2.5厘米;总苞半球形,直径6~8毫米,苞片2~3列,长圆状线形或倒披针状线形,先端尖或钝,边缘具纤毛,略带紫色;花托突出如圆锥状,具细凹点;周缘舌状花1列,雌性,淡蓝紫色,舌片长8~10毫米,宽1.5~2毫米;中央管状花,两性,黄色,长约3.5毫米,先端裂片5枚,管上有细柔毛。瘦果扁平,倒卵状椭圆形,长1.5~2毫米,右毛;冠毛较少,长约1/4毫米。花期秋季。
生于路边、田野、山坡上。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临床应用】
治疗慢性气管炎
马兰鲜草4两或干品2两,洗净后加水200毫升,煎煮过滤,浓缩至45毫升加糖及防腐剂.日服3次,每次15毫升,6天为一疗程。治疗328例,痊愈5例,显效67例,好转167例,无效89例,总有效率为72.9%。马兰的镇咳作用较好,对祛痰、平喘、消炎也有一定效果。服药后仅极少数在1~2天内出现上腹不适、胸闷、呕吐等副作用。
【药用部位】
为菊科植物马兰的全草及根。
【来自何书】
《本草拾遗》
上一篇:柠檬皮
下一篇:芡实根
(作者:佚名编辑:消食药)

我有话说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