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加载中...
中药材大全
木槿皮
时间:2020年12月06日信息来源:不详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木槿皮介绍

【别名】
槿皮(《救急方》),川槿皮(《养生经验合集》)。
【汉语拼音】
mujinpi
【成份】
茎皮含辛二酸(suberic acid),1-二十八醇(1-octacosan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1,22-二十二碳二醇(1,22-docosanediol),白桦脂醇(betulin),古柯三醇(erythrotriol),壬二酸(nonanedioic acid);又含脂肪酸包括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icd),月桂酸(lauric acid);另含铁屎米酮(canthin-6-one)。根皮含鞣质(tannin),粘液质(mucilage)。
【加工采集】
4~5月,剥下茎皮或根皮,洗净晒干。
【药材鉴别】
干燥的茎皮或根皮呈半圆筒或圆筒状,长15~25厘米,宽窄及厚薄多不一致,通常宽0.7~1厘米,厚约2毫米。外皮粗糙,土灰色,有纵向的皱纹及横向的小突起(皮孔);内表面淡黄绿色,现明显之丝状纤维。不易折断,体质轻泡。气弱,味淡。以条长、宽、厚、少碎块者为佳。
主产四川。
【药理作用】
茎与根的乙醇浸液,在蒸去乙醇后用试管稀释法,1:10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1:20对痢疾杆菌、变形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炮制】
洗净稍浸,润透,切段,晒干。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解毒,止痒。治肠风泻血,痢疾,脱肛,白带,疥癣,痔疮。

①《本草拾遗》:"止肠风泻血,痢后热渴,作次服之,令人得睡,并炒用。"

②《纲目》:"治赤白带下,肿痛疥癣,洗目令明,润燥活血。"

③《医林纂要》:"补肺渗湿,去热,安心神,通利关节。治肺痈,肠痈,衄血,消渴,心烦不眠。"

④《饮片新参》:"治黄疸。"

⑤《陕西中药志》:"煎液可洗治痔疮。"
【性味】
甘苦,凉。

①《本草拾遗》:"平,无毒。"

②《日华子本草》:"凉。"

③《本草蒙筌》:"味苦,气平,无毒。"

④《纲目》:"甘,平,无毒。"

⑤《南宁市药物志》:"辛,平,有小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外用:酒浸搽擦斌煎水熏洗。
【宜忌】
1.本品苦寒,脾胃虚弱者慎用。2.无湿热者不宜服。
【归经】
大肠;肝;心;肺;胃;脾经
【植物形态】
木槿(《尔雅》),又名:舜(《诗经》),朝菌(《庄子》),椴、榇(《尔雅》),日及(《尔雅》郭璞注),藩篱草(《仁斋直指方》),槿树、平条树、白牡丹、清明篱、木桂花树、菜花树、篙沿树、金漆树、白布篱。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6米。树皮灰褐色,无毛,嫩杖上有绒毛。叶互生;菱状卵形或卵形,长4~7厘米,宽2.5~5厘米,具有深浅不同的3裂或不裂,叶基楔形,边缘具圆钝或尖锐的齿,主脉3条明显,两面均疏生星状毛,后变光滑;叶柄长1~2厘米,光滑或被有绒毛或星状毛。花单生于叶腋;小苞片6~7,线形,长约为花萼之半;萼片5裂,卵状披针形,有星状毛和细短软毛;花瓣5,淡红色、白色或紫色;雄蕊多数,花丝联合成筒状;子房5室,花柱5裂,柱头头状。蒴果长椭圆形,先端具尖嘴,全体被绒毛。种子黑褐色,背部有长棕色毛。花期6~7月。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本植物的根(木槿根)、叶(木槿叶)、花(木槿花)、果实(木槿子)等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临床应用】
木槿条治疗慢性气管炎
取鲜木槿条4两洗净,切断,水煎2次,将滤液合并浓缩成100毫升。每日2次分服,连服10天为一疗程。治疗177例,临床痊愈2例(1.13%),显效2S例(14.13%),好转72例(40.68%)。总有效率为55.94%。本品未见严重副作用,仅个别出现心烦,头闷、腹部膨胀等不适,一般不需处理,可自行消失。
【药用部位】
为锦葵科植物木槿的茎皮或根皮。
【来自何书】
《纲目》
上一篇:油柑叶
下一篇:水翁皮
(作者:佚名编辑:燥湿止痒药)

我有话说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