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加载中...
新闻频道
“昭通十宝”候选产品畅销国际的巧家蚕丝
时间:2015年01月23日信息来源:不详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图片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请与作者或本站联系

年加工生丝600吨,品位达5A、6A;生丝产品主要畅销日本等国和江浙沿海一带生产高档绸经;单厂生产加工能力在西南丝绸行业首屈一指;“长江牌”茧丝产品获得省名牌产品称号,“长江牌”、“七彩牌”商标获得省著名商标称号——蚕丝作为巧家一个既富民又强县的主导产业,始于清代,源于民国初期,持续近二十余年渐终;建国初兴起,但屡经坎坷,几起几落。近年来,在世界产业结构转型、中国东桑西移的东风吹拂下,在巧家县委政府一届接着一届抓栽桑、建基地,抓服务、签定单,强管理、抓科技等一系列强有力措施的推动下,跳出了“高潮撵、低潮砍,高潮出决定、低潮无人问”的市场怪圈,实现了危机面前产业发展之路坚定,波动面前强村大户不断扩张,低潮时期养蚕量、蚕农收入不降反增,蚕桑产业规模巩固、效益提升的新目标、新跨越、新格局。目前,巧家被列为省级蚕桑核心基地县,年加工生丝600吨,单厂生产加工能力在西南丝绸行业首屈一指,品位达5A、6A级,生丝产品主要畅销日本、欧美等国际市场和江浙一带生产高档绸经, “长江牌”、“七彩牌”商标获得省著名商标称号,其中“长江牌”茧丝产品还获得省名牌产品称号。

一、建基地,栽桑园,夯实第一生产车间

巧家县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域,与川滇两省八县(区)接壤,位于滇中经济圈和攀西经济圈重叠区,年平均气温21.1℃,土壤肥沃,光热资源丰富,全县16个乡镇有13个适宜栽桑,可用于栽桑面积为20万亩,大部分地区均属优质蚕茧产区,被誉为栽桑养蚕的“天堂”。

《巧家县志》载:巧家县蚕桑种植始于清代,但作为雏形产业源于民国初期,“始于民国二年试办蚕桑实业团”,栽桑养蚕相继持续近二十余年,但因“未得其法,故产量亦极少,渐终。”

新中国成立后,巧家县委政府把蚕桑作为振兴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来培植,1957年成立了蚕桑科技小组,1989年成立农委会主抓,1992年招聘大批蚕桑科技辅导员给予技术指导服务,1995年组建桑蚕丝总公司。但因种植零星、科技水平低下,加之受市场行情波动影响,蚕农栽桑养蚕积极性不高,效益低下,栽任务桑、毁成林园的现象十分突出,桑园面积一段时间曾萎缩。1996年,蚕茧价格每公斤从上年的18元跌到6元,桑农视辛辛苦苦栽下的桑树为“伤心树”,带着抵触情绪,要么将“任务苗”用沸水汤根后象征性地栽下,要么把刚栽下的桑苗“拔苗助长”弄死,甚至还出现大规模挖桑的现象。仅1996年,全县已建成的2万亩桑园被毁近三分之二,不少百姓与公司的矛盾纠结不断。

丰富的资源为何不能开发利用?巧家县委、政府深刻认识到蚕桑产业潜在危机,如果没有政府的宏观调控、引导和管理,没有一个龙头企业带动,巧家蚕桑产业就难以形成规模。2003年4月,巧家县开始了新一轮企业改革,将巧家县桑蚕丝总公司改制成昭通市长江丝绸有限公司,盘活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带动农户发展蚕桑,使蚕桑产业走向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在推广桑园种植方面,巧家县委、政府坚持“热不赶、冷不砍”,一届接一届高位推动,形成行政主导和“公司+基地+农户”的工作落实机制,成立以县长任组长的县蚕业生产领导组,专门成立热区资源产业开发办公室,栽桑养蚕乡镇也成立相应机构对蚕桑产业发展的领导和指导;坚持一把手负责、县级领导挂钩联系、部门挂钩包村栽桑、县乡领导挂牌栽桑和乡镇扣减经费、县乡目标责任人扣减工资等制度,把蚕桑产业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每一个栽桑养蚕乡镇明确一名县级领导挂钩联系,确定39个县直部门挂钩包村栽桑。选择最适宜蚕桑发展的13个乡镇的50个村作为蚕桑基地村,规划最适宜的87个村民小组近1万户农户作为产业基地户,每年按照基地村集中连片规范化培植桑园不少于300亩、栽桑养蚕农户新增3000户以上的规模,实现桑园培植向好田好地连片规划的转变,并通过举办县乡领导样板、县级1000亩连片、重点基地村、新区重点户示范和中低产桑园改造等措施,整体提升原料基地科技化、区域化、规模化水平,使蚕桑种植规模实现“两个全覆盖”和“四个密植化”,即海拔1600米以下、坡度25度以上坡耕地埂桑全覆盖和片桑全覆盖,沟边、路边、岩边、房前屋后全密植栽种。目前,全县蚕桑生产正以年平均新栽桑1万亩以上、养蚕增幅5%、蚕农收入递增10%以上发展。

二、抓服务,签定单,农民吃下“定心丸”

家住巧家县白鹤滩镇大坪村的吴祥会,1997年前,栽桑1亩、养蚕5张,由于价格不稳定,之后他又“改行”养猪、养鸡和养牛羊。可如今,吴祥会还是最终选择了栽桑养蚕之路,如今,已发展桑园20亩,年养蚕20张。究其原因,是他与巧家县蚕桑龙头企业昭通市长江丝绸有限公司签订了蚕茧收购合同,企业承诺将以每公斤32元的最低保护价收购由企业指定品种和规定技术标准生产的60张蚕茧。用吴祥会的话说“十年猪不如一年蚕,签了合同,好比给我吃了定心丸,养得多就能挣得多。”如此局势得益于巧家县充分转变产业经营方式,让利于蚕农,逐步完善工业反哺农业的机制,连年实行以公司投入为主、政府扶持补助为辅的产业投入机制,大力推行“公司+科技+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形成集蚕桑生产技术推广服务、蚕茧收烘、蚕药物具经营、缫丝、丝棉制品加工销售的蚕桑产业链。

每年由公司筹措200余万元资金,同时争取省、市、县财政资金的扶持,对栽桑苗木无偿供给,好田好地栽桑、蚕房、蚕具给予补助,对乡村抓产业进行奖励,对全县的蚕茧资源按照企业加工深度、贡献大小、扶持政策进行配置,实行茧区划片收购,组织企业与养蚕大户签订订单生产合同,实行保护价收购,设立流动收购点,减少蚕茧收购中间环节,实现蚕农向加工企业直销蚕茧,采取政府扶龙头、龙头联协会、协会抓大户的办法,逐步建立以龙头企业为主导建园、发种、养蚕、收烘、加工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机制。建立区域协作机制,每季蚕茧收购前夕,政府和公司都要参加云南、四川两省十县的蚕茧收购协调会,确定蚕茧收购价格和协调蚕茧收购秩序,同时组成由蚕桑、物价、公安、工商、技监、乡镇、蚕桑合作社、养蚕大户联合监督蚕茧收购价格的监管队伍,保障蚕农利益,降低蚕农和企业的生产成本,有效抵御市场风险。广泛推广“五培训、三化四统一”的科技措施,在与西南农大蚕桑丝绸学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友好合作的基础上,采取生产技术现场培训、组织蚕桑辅导员和蚕农到蚕业先进地区参观以及顶岗培训、县内外科技人员交流培训、科技示范园专题培训、生产加工专业培训的“五培训”方式,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和企业员工的科技意识,普遍提高生产技能,加速科技兴蚕的进程;建设“服务中心+村级辅导员+小蚕共育户”的技术服务网络,带动农民提高栽桑养蚕科技水平;选择500户养蚕单产50公斤左右的养蚕户为定向科技户,推行1户科技户带动5户大蚕户的“1+5”科技养蚕帮扶模式,帮扶2500户养蚕单产低于35公斤的农户,使其平均养蚕单产达到40公斤以上;采取小蚕共育标准化、大蚕房专用化、优良器具规范化的“三化”措施和统一苗木质量、统一集中供种、统一共育小蚕、统一养蚕消毒防病“四统一”措施,打破了蚕农长期养蚕单产不到30公斤、蚕农养蚕收入偏低的局面,全县平均单产提升到40公斤、蚕农每养一张蚕,从过去400元左右提高到1800元左右,最好的农户单张可达到2000元以上,增强了群众养蚕效率。村民们感叹:原来的“伤心树”却变成了“摇钱树”。

目前,巧家县已累计栽桑10万亩,栽桑养蚕农户达21000多户。 2014年,全县养蚕5万张,产鲜茧2000吨,蚕农收入7200多万元。

三、强管理,抓科技,提升产品加工能力和品质

“厂兴我兴、厂荣我荣、厂衰我耻”是昭通市长江丝绸有限公司全体员工的座右铭。

近年来,该公司矢志不移追求卓越,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追求卓越品质、提供至诚服务的发展经营理念,强科技、抓市场,不断增强企业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努力打造公司品牌,推进巧家县蚕丝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一是与西南农大蚕桑丝绸学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开展技术合作,组织进行桑、蚕优良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及推广,成功选育了“嘉陵20号、新一之獭”优良品种,改变了过去桑树品种老化、品种不优、产量低、养蚕量少的落后状况;二是对桑园的培植模式、管理方法进行探索和改进,成功实施了栽桑向良田好地推进、“6215 、5215、4215”良桑规格化栽培新技术和优良嫁接穗条品种改良;三是采取“请进来、送出去”方式培训科技领军人才,增强公司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出口品品质;四是致力于技术革新,建园区、兴科技、创品牌,2006年和2008年先后投资5000余万元建成了丝绸工业园,目前拥有国内先进的自动缫丝生产线18组7200绪,有员工500余人,年加工生丝能力达600吨,年收鲜茧能力达6000吨,所创立的“长江牌”茧丝产品还获得省名牌产品称号,“长江牌”、“七彩牌”商标获得省著名商标称号。生丝质量代表云南保持全国一流水平,深受日本等国和江苏、浙江一带高端客户青睐,仅2007年就向日本出口销售生丝100美万元。

2014年,巧家生产生丝400吨,实现销售收入1.3亿元,上缴税金864万元,实现利润156万元。单厂生产加工能力目前在西南丝绸行业仍首屈一指。

蚕桑已成为巧家县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巧家县副县长陈礼碧说,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成就了巧家蚕丝的品质,走出中国、走向世界,乘着东桑西移及中国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东风,巧家将做优做强、做特做大,力争到十三五末期桑园面积达18万亩,鲜茧产量突破6000吨以上,实现农民售茧收入达两亿元。同时,完成第三期丝绸工业园建设,建成30组自动缫丝生产线,年生丝加工能力达到1300吨以上,力争实现丝绸和蚕桑附产物综合开发,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实现工业产值3.5亿元以上。

(作者:佚名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