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莴苣
(编辑:其它中草药 日期:2020年12月06日 浏览:次
加入收藏
)
山莴苣介绍
- 【别名】
- 野生菜(《广州植物志》),土莴苣(中山植物园《栽培植物名录》),鸭子食(《东北植物检索表》),苦芥菜、苦菜(《中国药植图鉴》),野莴苣(《杭州药植志》),驴干粮、苦马菜、野大烟(《河南中草药手册》)。
- 【汉语拼音】
- shanwoju
- 【成份】
- 全草含α-香树脂醇,β-香树脂醇(α-amyrin,β-amyrin),羽扇豆醇(lupeol),伪蒲公英甾醇(pserdotaraxasterol),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计曼尼醇(germanic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豆甾醇(sitgmasterol)[1,2]。
- 【加工采集】
- 春季采收。
- 【药理作用】
- 山莴苣所含的豆甾醇可明显降低小鸡血中胆固醇,而对心和肼无明显影响[1]。
- 【功能主治】
- 《中国药植图鉴》:"茎、叶煎服,可以解热;粉末涂搽,可除去疣瘤。"
- 【性味】
- 《救荒本草》:"味微苦。"
- 【用法用量】
- 3~5钱;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 【植物形态】
-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茎直立,高80~150厘米,被柔毛,上部分枝。叶互生,长椭圆状披针形,长10~30厘米,宽1.5~5厘米,不裂,或边缘具齿裂或羽裂;上面绿色,下面白绿色,叶缘略带暗紫色;无柄,基部抱茎;茎上部的叶呈长披针形。头状花序顶生,排列成圆锥状;总苞下部膨大,苞片多列,呈覆瓦状排列;舌状花淡黄色,日中正开,傍晚闭合;雄蕊5;子房下位,花柱纤细,柱头2裂。瘦果卵形而扁,黑色,喙短,喙端有白色冠毛一层。花期8~9月。果期9~10月。
本植物的根(白龙头)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布:生长于略边、荒野;我国南北各省均有分布。
- 【药用部位】
- 为菊科植物山莴苣的全草。
- 【来自何书】
- 《救荒本草》
上一篇:柚核
下一篇:无莿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