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新闻
首页 > 特产新闻 > 浏览文章

从量变到质变——灵山“清洁乡村”升级“生态乡村”的探索

(编辑:admin 日期:2014年11月18日 浏览: 加入收藏 )

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旨在改善全县乡村群众生活生产条件、创造良好人居环境的活动在灵山开展近两年来,该县呈现出一番喜人新面貌,青山和秀水结伴,生态与文明同行,空气清新,环境优雅,乡村群众人居环境全面改善,“清洁乡村”嬗变为“生态乡村”的美丽画卷。

乡村提档升级

走进佛子镇谭家营村,整洁的环村道路,两旁葱郁的绿化带,依山而建的乡村“别墅”鳞次栉比,风格各异……一幅美轮美奂的新村画卷。

灵山县通过深入开展“清洁家园”专项活动,全县镇村环境卫生明显改善,镇容村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人居环境全面改善。

灵山多方筹集资金5000多万元,并结合生活垃圾“村收镇运县处理”项目,建设3个垃圾中转站和6100多个垃圾收集池,在主要村建设了1800多个垃圾焚烧炉,人力(或电动)三轮车1450多辆、垃圾清运装用车20多辆,垃圾收集桶(箱)38000多个。今年以来累计出动人员100多万人次,开展清理整治行动4万多次,清运镇村积存垃圾21万多吨,整治垃圾乱丢乱倒、柴草乱堆乱放8.5万多处,整治棚舍乱搭乱建、残墙断壁1.9万处,整治规范禽畜场所1.2万多处,清理房屋外墙乱涂乱画4.5万多处。另外灵山县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环卫设施建设。

大地山清水秀

11月17日,在钦江水源地灵东水库的浅滩上,一大群白鹭如雪花般点缀在水库浅水处。“这里的水质一年比一年好,特别是在近段时间,经常出现大批白鹭在此戏水,给水库增添了不少生气。”灵东水库环卫员谭日通说。

灵山县把“清洁水源”专项活动与整个“清洁乡村”活动一起统筹推进,重点做好生活污水治理、村镇污染水体清淤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全面整治改造河道、水库、水塘,重点抓好境内河流整治工作,组织开展一批村前村后水塘的整治改造,增强河流、水塘蓄水保水及水体自身净化调节功能,改善河道生态功能,并发动群众开展渠道、水沟的清淤疏浚,全力打造水清渠畅的农田灌排水系。

目前,灵山县总投资1375万元主要在灵城、石塘和平山等3个镇的28个行政村实施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已投入运行使用。总投资270万元的灵城镇独岭村、大塘村,佛子镇马肚塘等村建设4套污水处理站及配套管网工程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通过申请国家项目与招商引资相结合的办法,建成总投资9444万元的灵山县城区污水处理厂(一期)。该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约3万吨,采用改良型卡鲁塞尔(carrousel)氧化沟污水处理法,处理后水质达到国家一级B标准排放。

此外,灵山县城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灵山县城区污水处理厂城南片区管网工程均已建成投入运营,灵山县陆屋镇污水处理厂、灵山县城区污水处理厂新圩片区管网工程、灵山县城区污水处理厂檀圩片区管网工程等也正在建设当中。

田野干净美丽

自“清洁乡村”活动开展以来,灵山县逐步形成“主抓在县、关键在镇、落实在村、操作在民”的工作机制。创新打造清洁田园示范园,利用现代化生产模式和推广清洁生产技术达到减少生产污染,从源头上减少生产废弃物产生量。目前,灵山县建设农业生产废弃物回收示范片18个,共900亩。今年以来全县清洁田园30.55万亩,清捡秧盘、薄膜等废弃物24.6吨,形成“你捡我捡大家捡,田间地头随处捡”的良好文明习惯。

针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方面,灵山县以示范建设为载体,突出“十大工程”“和主推“十大技术”,大力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积极打造陆屋王猛绿色植保技术示范区、平南驾马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示范区、檀圩龙窟塘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示范区等5个十大技术示范区,使田园变得更加美丽生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