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
首页 > 种植技术 > 浏览文章

设施农业发展与蔬菜病虫害防治策略

(编辑:admin 日期:2014年09月20日 浏览: 加入收藏 )
 

   设施农业是利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和工业化生产方式,为动植物生产提供可控制的、适宜的生长环境,充分利用土壤、气候和生物潜能,在有限的土地上使用较少的劳动力,以获得最高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一种高效农业。设施农业具有高投入、高技术含量、高品质、高产量和高效益等特点,是现代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集约型农业转变的有效方式,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一些发达国家,设施农业发展很快,目前已经普遍采用计算机控制的大型工厂化设施,进行恒定条件下的全天候生产,效益大为提高。近年来,设施蔬菜更是成为许多地方农业经济、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天津市2006年开始实施设施农业工程以来,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在设施农业为农作物提供适宜环境的同时,也为蔬菜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有害生物周年存活,病害的发生和流行相对频繁,并成为露地蔬菜和大田作物的外来侵染源,导致病虫害基数增多,为害加重,病虫害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子。

设施农业发展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

1.1  易滋生病虫害

在有保护设施的条件下,小气候特点是温度高、湿度大、通气性差。这些条件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能使病虫繁殖速度加快。如蔬菜灰霉病,在通风、干燥的环境条件下,少有发生。但是,由于近年来大棚、温室面积逐年增多,该病已逐渐成为蔬菜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严重为害番茄、茄子、辣椒、黄瓜等多种蔬菜作物,给生产造成很大损失。

1.2为病虫害提供了合适的越冬场所

    蔬菜周年生产使蔬菜种植的间隔时间缩短,而且重茬严重,从而使一些原先不能在北方越冬的病菌也能安全越冬。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黄瓜进行周年生产,使黄瓜育苗和生产处于连续状态,导致了黄瓜霜霉病的流行。同时蔬菜周年生产的连续性,还使得一些病虫害不再越冬、越夏,常年为害。如温室白粉虱,自20世纪80年代传人天津后,在周年生产的温室和露地蔬菜上为害,冬季在黄瓜、番茄、西葫芦等作物上繁殖为害,在冬、春茬作物收获后一部分飞到露地蔬菜和杂草上,秋季又转回温室继续为害。

1.3  露地蔬菜病虫害的最大侵染源

设施内小气候温度高,病虫发生早。在天津地区,保护地常和露地相连,因而成为露地蔬菜病虫害(如黄瓜霜霉病、番茄灰霉病;白粉虱、潜叶蝇等)的最大初侵染源。

1.4  设施栽培引种的同时带来了新的病虫害

    南于早熟栽培和设施栽培的需要,在引进许多新的蔬菜、花卉和苗木的同时,也随之带来一些新的病虫害。如美洲斑潜蝇,自1993年底首次在中国发现以来,已成为菜农防治的难题,为害茄科、豆科、瓜类等多种蔬菜作物,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成为潜在的危险性害虫。番茄溃疡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自1985年在北京市发现后,已相继在内蒙古、山西、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天津等省市、自治区发生为害,严重发病的地块番茄减产达25%~75%。中同已将其列为检疫对象,以防止和控制其发生蔓延。

2设施农业发展中病虫无害化防治对策

2.1  采用抗病虫良种

选择抗病虫良种是防治病虫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抗黄瓜霜霉病的品种有津杂l号、津杂2号、津春3号、碧春等;抗番茄晚疫病和病毒病的品种有中杂4号、佳红、佳粉10号、中疏4号‘等;抗炭疽病的甜椒有中椒2号、甜杂2号等。

2.2合理作物布局与轮作倒茬

    在保护地四周,注意选种保护地内作物rl二易发生病、虫的非寄生性植物。如设施内黄瓜、番茄等作物上易发生温室自粉虱,四周应选种白菜、韭菜、葱蒜等蔬菜或大豆、玉米等大田作物,就可阻断温室白粉虱的蔓延,减少其发生为害。瓜田四周不要建温室、大棚,一定程度卜可以推迟霜霉病的为害时间和减轻为害程度。据调查,在冬季温室蔬菜栽培少或不栽培的地区,翌年早春很少发生斑潜蝇,反之发生为害严重。目前设施内常年种植高产高效的黄瓜、番茄、茄子、辣椒等蔬菜,多年连作引起土传染害严重发生。枯萎病、疫霉病、黄萎病等为害越来越重。若能坚持轮作3~5 a,病害的发生程度也能大大减轻。因此,在生产上进行合理的作物布局,在设施内坚持轮作倒茬,是进行病虫害防治的一项重要措施。

2.3  加强植物检疫和种子处理

生产上许多病虫是通过引种传入的,因此,不要盲目引调有病虫的种子,防止如瓜类黑星病、番茄溃疡病等检疫对象和危险病害的传播。对引进的种子、苗木进行严格检查,不得销售带有榆疫对象的种子。若发现引进带有危险性病虫的种子,必须彻底销毁。对引进的各类蔬菜、花卉种子,要进行处理和消毒。采用磷酸j钠浸泡或采用酸处理等,可以防治病毒病和细菌性病害。对花卉和苗木喷洒药剂和熏蒸可以减少害虫传播。

2.4调节设施内生态环境条件,抑制病害发生

通过各项管理技术将设施内的生态环境调节到蔬菜作物生育的最适条件,而不利于病害的发生,从而使蔬菜生长达到高产、优质。如现在生产上推广的生态防治法、物理防治法,就是在温室条件都适合病害发生的季节,采用一天中不同时间、不同温湿度管理,使利于发病的温、湿度尽量缩短,达到控制病害发生蔓延的适温,并达到作物生育适温的上限,保持一定时间。下午日落后根据室内条件,尽量晚闭风口,将温度迅速降到发病温度以下。在一天中尽量缩短有利发病条件的时数,控制病害发生..降低湿度也是减少病害发生的一项有效措施。霜霉病、灰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等都是在植株叶片上有水滴或水膜的情况下才能完成侵染和传播的。降低空气湿度可以通过控制浇水,采用地膜覆盖或膜下暗灌,尽量减少喷施药液,采用炯剂或粉尘来防病虫害。

2.5  培养健康植株,抵御病害发生

调查发现,凡是地力差、施有机肥少、管理粗放的田块,病害发生就重。因此,提高植株的抗病性要从植株赖以生存的土壤环境抓起,培肥地力,加强田问管理,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2.6  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减轻病虫害发生

    设施内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需要采取正确合理的方法,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在污染农作物和农业生长环境的同时,还能造成食物中毒等一系列的严重后果。化学防治施用农药能迅速、准确、高效、及时地防治病虫害。在使用农药时,要严格按照生产绿色蔬菜产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但是,单一使用化学防治,会增强病虫害的适应能力,只有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进行防治,才能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与为害。

2.6.1  抓住重点环节进行防治设施蔬菜生产主要环节是越冬生产和早春保护地栽培。越冬生产往往和早春育苗同时进行,如对病虫防治不利,易使越冬病、虫带人早春作物田间。设施栽培具有面积小、相对封闭等特点,喷药时一定要均匀周到,做到防治彻底,减少露地蔬菜病害的初侵染源和虫口基数。对设施内的植株残体要集中处理(烧毁或深埋),不能扔到设施四周,避免病虫蔓延、传播。

2.6.2  抓住有效时机进行防治设施栽培病虫害发生早,蔓延速度快,应以预防为主,发现中心病株(虫)立即施药。如黄瓜霜霉病,从中心病株出现到设施内叶片变黄不到一周时间,如不能及时控制病害,常会错过防治时机。

2.6.3  运用生态防治和物理防治  通风降湿可控制多种病害,高温闷棚能控制黄瓜霜霉病的发展;夏天灌水后,覆盖薄膜热力消毒土壤,防病、虫、杂革均有良好效果;覆盖多功能农用膜,抑制灰霉病菌的孢子形成;用黄板诱蚜虫和白粉虱成虫;用银灰膜拒避蚜虫防病毒病;用黑光灯诱小菜蛾、棉铃虫、炯青虫、银须蛾等;引入天敌和保证天敌的安全,并充分发挥其防治作用。

2.6.4  采用正确的防治方法进行防治 由于保护地种植能充分利用空间,种植密度较大,防治病虫害存在一定难度。有些病菌和害虫在叶背面侵染繁殖,若不能将药液喷洒到作用位点,药剂的内吸和渗透作用不强,就难以控制病害发生。因此,采用烟雾剂、粉尘剂、熏蒸剂可以克服施药不匀的弊病。蔬菜斑潜蝇的防治存在同样的问题,成虫在植株问飞翔,幼虫钻蛀于叶片表皮与叶肉间,蛹落到地表土面,如单一采用叶面喷雾处理,不可能有地效地防治各虫态的害虫,必须采取多项措施,如熏杀成虫、药剂喷雾、撒毒土等多种施药方法,才能有效控制斑潜蝇的为害。

    总之,设施农业生产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同时,也对农业从业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采取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法和手段,才能做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张留江,李荣博,刘蕴贤(天津市津南区农林局植保植检站)

天津农业科学,2010.16(2):149-15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