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漆筷
福州生产漆筷始于清光绪年间,清朝至民国生产漆筷较为著名的店家有“蒋兴记”、“杨春盛”、“蒋德兴”等。
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4年成立的台江竹器社大量生产漆筷。1958年10月,以台江区小桥漆筷生产合作社为主体,郊区第六脱胎漆器厂漆筷车间和仓山第五脱胎漆器厂漆筷车间合并,正式成立福州漆筷厂,主要生产普通漆筷,年产量38.15万副。当时产品制作粗糙,品种单调,全部以手工操作。1961年以兰花牌高级漆筷注册商标。
1963年,福州漆筷厂运用脱胎漆器台花、晚霞、赤宝砂等髹饰技法,使漆筷产品由普通型向优质高档型发展,产品采用毛竹、楠木、天然大漆等为主要原料精制而成。具有造型美观、图案新颖、光滑均匀、纹彩绚丽的特点,而且耐高温、耐酸碱、无毒、不变形、不脱漆、不褪色。产品以外型区分,可分为圆筷和方头圆筷两大类。以制作工艺、原料配方差异区分,可分为高、优、中、普四个等级,有数百个品种。“台花”以锡箔纹饰刻缕于漆筷表面,涂漆打磨后显出原刻缕之锡纹图案,华丽鲜艳;“晚霞”以髹漆色层不同,重点打磨,以显薄暮霞光;“赤宝砂”则以色漆、银箔点缀画面后再与磨漆工艺结合,呈现珠光宝气、晶莹华贵的艺术效果。
70年代,福州漆筷厂研制出削筷机、三滚机(磨漆料)、车头机、锯角机等,实现半机械化生产。1979年,产品获福州市地方名牌产品奖。
80年代,革新技术11项,实现筷坯生产机械化和上漆一条龙,提高生产效率,1980年,产品获福建省优质产品奖。1983年产值达192万元,出口漆筷50万副。1986年产品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银杯奖,同年经复评保持“省优”称号。1988年创制高档日本式尖尾筷,因其装饰图案更为考究、画面题材丰富多彩,外观色泽艳丽光洁,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新产品一等奖。1990年获福建省首届消费者信得过产品称号。产品销往亚、欧、美洲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90年代,民营漆筷厂兴起,福州漆筷厂业务受到冲击。2000年产值降至55.8万元,销售额60.4万元。
福州特产、福建特产 |